第四百六十八章、太史慈的问题_三国之坐断东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八章、太史慈的问题

第(1/3)页

  是的,三人商议之后,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有其他目的的。

  历史上的太史慈,最为人所称道的,不是他的武力,而是信义,而且由始至终,从未改变。

  他自幼丧父,小吏出身,为了完成太守的委托,他轻骑独行,昼夜兼行率先感到京师洛阳,用计将刺史的奏章毁坏。但也因此,他自知得罪了刺史,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老母,避祸辽东。那一年,他仅仅二十一岁。

  这一走,就是数年,但他的名声却在青州流传开来。直到后来,董卓故意将孔融派到黄巾余波严重的青州担任北海相,听说此事之后,为之惊奇,数次派人去看望太史慈的母亲并赠送礼物,让其母十分感念恩情。后来孔融被管亥围困,恰逢太史慈返乡,在母亲的要求下,太史慈单骑入城,后来又独自突围,前往平原请来刘备解围,以报答孔融。

  因此,太史慈在孔融这里,应该不出意外的会受到重视,而且旁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刘备,以刘备的为人,要说不想将太史慈收在麾下,那是绝不可能的,但偏偏,太史慈选择了刚刚上任扬州刺史的刘繇。他不为别的,也不知道去了之后有会做什么,只是因为同乡的身份,刘繇休书来唤而已。而此刻的刘繇,因为袁术势大,占据了九江,只能无奈渡江,将刺史部移于曲阿。

  但刘繇又是如何做的?他不是不知道太史慈的能力,但就因为怕许子将的嘲笑,弃之不用,以常人遇之,太史慈也始终没有背弃过刘繇,甚至独自出城大战孙策,直到后来兵败被俘,受到孙策的礼遇,这才转投东吴。期间,他和孙策相约回去收束溃兵,孙策部下很多人都说他不会再回来了,但孙策相信他,太史慈也没让人失望,如期而归。

  也许正是因为太史慈的这种品质,他才会被大众所喜。事实上《三国演义》中,太史慈的戏份不多,单挑的战绩也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