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7章 让病毒死得很有营养
第(3/3)页
一体的闭环系统......”
汇报进入尾声。
智能沉默弹头的应用演示则更为震撼。
纳米弹头在显微镜头下自动寻找目的地,精准绑定病毒RNA后自我降解为肥料。
“这叫靶向施肥。”陆时羡笑着调侃道:“这会让病毒死得很有营养。”
此言一出,会场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有专家忍不住低声与身旁的人交流。
将检测与治疗两大模块如此紧密地动态联动,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工具创新,而是迈向“智能医疗”和“精准动态调控”的关键一步!
灯光重新亮起,陆时羡的汇报在这里结束。
与此而来的是,两个交叉学科的尖端项目及其蕴含的巨大潜力,烙印在了每一位评估专家的心中。
此时的他平静地站在台上,等待各位专家的提问。
而台下则是一阵沉默。
很多专家的心中都被这两个项目的计划构想所惊艳到了。
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见到陆时羡。
但此刻他们心里都不约而同浮现出一句话:盛名之下无虚士。
如此缜密的理论过程,真的很难让人找出漏洞。
结果也理应如此。
要知道,这份项目设计书是经过七位院士,不对,加上陆时羡之后是八位院士一起审慎修订出来的。
如果在理论部分就被人挑出来了问题,那就问题大了。
沉默片刻,终于有人开口了。
说话的是一位生态安全专家:"这些纳米材料进入土壤后,会不会形成新的内源性污染?"
这个问题之前已经经过了很多次讨论,陆时羡不假思索地回道:“众所周知,理论上任何外来物都有可能带来污染,不可能对农作物完全没有影响。但根据测算的残留量几乎为0.0001μg/kg,这个污染低于国家标准600倍"。
这个回答不出意料地得到了认可。
“等等。”一位老院士接着发现了盲点:"我想请问你,该怎么解决RNA沉默的脱靶问题?"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