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七章 华国将军的自信
第(2/3)页
要知道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名可谓是如雷贯耳。
这款火箭炮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也是威名赫赫的存在。
毕竟大熊国一直有一首叫做《喀秋莎》的神曲一直在传唱之中。
喀秋莎火箭炮是第一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
相较于其他的火炮,喀秋莎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
当然,喀秋莎火箭炮的准确度较低,而且它的装弹时间有些过长。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BM-13,这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
它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殚16发。
火箭炮的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
但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而一次齐射仅需7~10秒。
运载喀秋莎火箭炮的运输车时速为90千米。
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
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喀秋莎火箭炮发挥了重要作用。
饱受喀秋莎火箭炮摧残的D国陆军,则是将这款火箭炮称之为“大胡子的管风琴”。
喀秋莎火箭炮由汽车部分和发射部分组成。
它的发射部分由滑轨床、炮架、回转盘、底架、瞄准装置、发射装置等组成。
在发射之前,喀秋莎火箭殚是用定向钮钳在滑轨槽的定向沟内。
而火箭殚的战斗部分的弹体内是T炸药。
喀秋莎火箭殚的药筒部分是由七根管状发射薬筒组成,汽车驾驶室内装有发射装置的发火转轮。
它的弹径132毫米,滑轨长5米,弹长1450毫米。
弹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
不仅仅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即便是在发生在华国邻国某地的战争,也是发挥了卡秋莎火箭炮的极大威力。
那时候,就连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面对卡秋莎火箭炮也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