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让张宗卿佩服的人物_抗战之开局让少帅下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九章 让张宗卿佩服的人物

第(3/3)页

人也遭到白眼和冷遇。

要知道在20世纪的30年代是坦克发展的一道分水岭。

在当时,坦克的技术还是落后,它的装甲也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

而且坦克装甲车并没有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它的速度也是缓慢且故障率高。

因此在很多人的眼中,坦克只能用于引导步兵突破,而不能用来扩大战果。

由于坦克存在的这些弊端,那些对于坦克使用的军官也分成了两派。

当时大不列颠国的富勒、D国的古德里安和大熊国的图哈切夫斯基等人,他们提出机械化战争理论。

这些优秀的战略理论家们认为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遵从集中运用原则,而不是分散配属给各部队。

不过这股机械化集群作战的风潮,并没有影响到高卢国。

甚至高卢国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将重炮、巨炮安装在无法移动的要塞中,企图以此防御D国的进攻。

事实上,这种被动防御的策略是愚蠢的。

也是一种极度无用的错误选择。

而高卢国也为他们愚蠢的做法,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戴高勒的这本书在本国没有受到应该有的重视。

反而是在D国遇到了极度的重视。

在D国,戴高勒的这本《建立职业军》引起了D国参谋总部的注意。

D国的参谋们仅仅是花了15法郎就将这本书买了过来,他们将这本书原封不动地直接编入《论机械化战争》的机密手册中。

最后成为了D国陆军机械化作战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D国名将古得里安就是是机械化作战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古得里安把戴高勒的作战思想与自己的理念糅合起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闪击战。

另外一段历史之中,在1940年6月,D国陆军装甲兵团在古得里安将军的指挥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一举围歼了150万高卢国陆军。

戴高勒被迫流亡轮敦,组建临时政府、领导自由高卢国军队同D国陆军继续作战。

不得不说,历史跟戴高勒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

也是对高卢国那些不识“宝藏”的政客们,极大的嘲讽。

在鹰国进行国事访问之时,张宗卿便和戴高勒见了一面。

对于这个力挽狂澜,领导着自由高卢国,穿梭于各大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强人。

张宗卿也是十分的欣赏。

要知道即便是在高卢国被D国陆军闪电灭亡的情况下,戴高勒硬生生的将高卢国抬进了五常行列。

并且在后来的很长时间内,大不列颠的战斗力远不如高卢国。

即便是在二十世纪的某场大海战之中。

为了争夺某岛屿的控制权,大不列颠竟然让高卢国停止往南美洲某国出售武器,这才获得了那场战争的胜利。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他们的实力低的令人发指。

与这样的帝国相比,高卢国要强大上太多了。

而这一切,可以说奠基人就是高卢国的未来首席执政官戴高勒。

“戴高勒,是他啊!”

“我在欧洲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确实是见过他,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戴高勒是个能力十分出众的人才,也是一个军事、政治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人才。”张宗卿给出了颇为客观的评价。

这句评价听起来没有什么,但已经是张宗卿评价之中很高的了。

“戴高勒已经是到达了我们镁国华府,正在往白色宫殿的方向赶去。”

说完,镁国首席执政官罗丝服看向了张宗卿。

他突然开口问道:“张,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去见见他?”

“我想你们这些对军事造诣很深的人才,一定是会有自己想法吧!”

“也一定是会有很多的共同话题的!”

镁国首席执政官罗丝服笑着对张宗卿说道。

“当然,我对戴高勒将军也是很熟悉的!”

“我对他的选择很是佩服,也对他的才华很是钦佩。”

“戴高的克写的那本书,我早年间也是读过无数遍的。”

“这一次戴高勒来你们镁国进行交流,能够和戴高勒见一面。”

“和他一起对国际形势,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那是挺不错的。”

张宗卿点了点头,这一次他倒是没有说什么谎话。

在全世界这么多人之中,能够得到张宗卿认同、能够得到张宗卿佩服的人可不多。

高卢国未来的首席执政官,目前流亡于大不列颠的戴高勒绝对算得上是一个。

眼下他可是维持着自由高卢国这个烂摊子,而且还要维持住那些从敦刻尔克中逃到鹰国的高卢国士兵。

这其中的工作何等艰巨,或许也只有戴高勒自己能知道了。

毕竟是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就连戴高勒自己也是知道复国之日遥遥无期。

他都不知道自己要在大不列颠漂泊多久,他所做的又有没有用。

这可不是拥有普通意志力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

也只有那些拥有着强大意志力、决断力的人物,才有气魄与勇气一直坚持下去。

戴高勒就是这么一个人物。

……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