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血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_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4 血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第(3/3)页

各部据险而守,我军取胜的难度不但会增加数倍,且必将耗时漫长,短时间内解决不了他们。”

  “如今魏军主力被吸引至此,战局焦灼,正是东吴北伐之良机,可东吴非但不往北用兵,却聚兵马于江陵,如此异动,我心不安啊。”

  赵云进言道:“丞相,目前我军另一主力已经占据一半关中,阻断了长安与陇右的粮道,而陇右魏军却死守不退,似乎并不担心关中有失,这其中着实蹊跷万分。”

  姜维思索再三,不确定的问:“莫非东吴又欲背盟?”

  诸葛亮点点头,这个“又”字,已经道明了东吴鼠辈是个什么货色。

  这场伐魏之战打到这个阶段,蜀汉已经全方位占据优势。

  但是,这场战争越打下去,诸葛亮心里越不踏实。

  因为吴国此刻太安静了,安静到让人害怕。

  虽然诸葛亮在永安和巴东部署了超过三万兵力,但是这点兵力对于防守整个吴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更何况,驻守永安和巴东的四大守将胡济、马忠、张翼、辅匡才能一般,绝非陆逊的对手。

  诸葛亮甚至可以想像,东吴此刻按兵不动,并不是在顾及蜀吴联盟是否会破裂,而是在等一个更好的下手时机。

  思虑再三,诸葛亮不得不放慢攻势,命令姜维、吴懿率领步骑一万人前往巴东、永安。同时传令马谡,加紧关中攻势,迫使司马懿退兵,让出陇右。

  九月初,关中战场。

  马谡见周至城坚池深,郝昭麾下两万多兵马军容严整,急不可下,便率四万蜀军主力绕开周至,北渡渭水,攻下兴平、永寿等地后,再渡河南下,兵临长安。

  一时间,情况万分危急。

  虽然长安城中魏军超过五万,但慑于马谡威名,竟无人敢出城一战。

  郝昭一看形势不对,长安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情急之下立即率军回援。

  在数次与马谡交手的过程中,郝昭深切的知道,马谡诡计多端,虽不喜欢硬攻城池,却善于诈城、偷城。

  所以他除了回救长安,没得其他选择。

  不料,这边郝昭方行到半路,便被蜀军迎头截住。

  双方在长安城西五十里在大战一场。

  郝昭身先士卒,一面举着盾牌抵挡蜀军射来的弓箭,一边砍杀蜀军士兵,一边差人入城求援。

  很快,曹爽领城中五万兵马赶来助阵。

  双方超过十万人马在关中平原上血战连连,从上午打到下午,再到天黑,方才各退二十里,罢兵暂歇。

  这一战惨烈至极。双方阵亡士兵尸体堆积如山,血水汇聚成河,将渭水都染红了半边。

  这一战也是马谡第一次正面与魏军较量。

  以前,他对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绞肉机式战争嗤之以鼻,只喜欢偷袭和弄计。

  时至今日,却忽然发现,还是这种程度的战斗最能磨砺士兵,还是这种成程度的战斗打起来有血性,畅快淋漓,不负男儿本色。

  天黑透的时候,战损很快统计了出来。

  这一战,蜀兵阵亡了近一万人。

  根据战场态势预估,魏军大约阵亡了一万五千人左右。

  巡视营地的时候,马谡发现,虽然蜀兵阵亡了一万人,但剩下的三万士兵,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带着坚毅、带着杀气。

  这让马谡一直坚持“偷袭”信念有所动摇。

  或许,血与火的历练才是一支王者之师的正确打开方式?

  坦白说,如果不是诸葛亮催促,马谡断然不会选择这种直来直去的打法。

  原因无他,士兵损耗太大了。

  不过,如今形势已经逼到这个份上,也只有硬着头皮决出胜负了。

  不出意外,明天仍会是一场血战。

  马谡打开光屏看了一眼自己的稳健点余额,忽然有了个一个成熟的想法。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