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后记(一)浅酒欲邀谁劝_九千岁[重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 后记(一)浅酒欲邀谁劝

第(2/3)页

一说,只有镇国将军。仅有的一例乃是先皇帝自封。

        大燕先皇帝中有一位高宗皇帝,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为方便出宫玩乐,高宗先为自己伪造了假身份,后又自封为镇国公,令兵部存档,户部发饷。如此才有了“镇国公”这一爵位。

        但际上在高宗前后,均无此爵。

        如今殷承玉下旨封薛恕为“镇国公”,其恩宠之盛,见一斑。

        朝臣自是多有异议,甚至有素不喜宦官的官员当场便出言反驳,认为如此封赏不合礼法。宦官封爵已是破例,竟还封“镇国公”,直言恩宠太过,恐会酿成大祸。

        谏言的官员神色亢奋,引经据典,唾沫横飞。

        殷承玉耐心听他说完,未与他争辩,是道:“朕意已决,此事无须再议。”

        他素是个听得谏言的明君,便是当初力排众议北征,他也给出了足够的理,即便当时多数朝臣们仍不赞同。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独断专行,还是为了一个宦官。

        谏言的官员神色怔怔,对上对方平静的眼眸时,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同僚给拉了去。

        拉他的同僚低声劝道:“你少说两句罢,难不成你还没看明白,陛下决定的事无更改。”

        他们这位陛下,表面上气好说话的模样,则骨子里就继承了开国皇帝的独断。只是大部分时候,他都端温的表象罢了。

        朝臣们就像温水中的青蛙,一开始毫无所觉,但从北征之后他们才逐渐发现,皇帝的手腕比他们所想象的要更加强势,野心也更大。

        于国于这都是幸事,一位有力有野心的君主,才开创太平盛世。但对于朝臣说,一位仁厚好说话的君主显然更加好应付。

        但事已至此,看得明白的朝臣都不会在这样的细枝末节上同皇帝唱反调。

        他们今日给皇帝找了不痛快,改日皇帝不得找他们不痛快?

        谏言的官员后知后觉明白过,想起那双注视自己无波无澜的凤眸,打了个寒颤,到底还是默默坐了去。

        停滞的歌舞重新续上,庆功宴其乐融融,贺山为首的武将同薛恕道,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一般。

        庆功演散时,已经是戌时末。

        殷承玉了养心殿,薛恕屏退伺候的宫人,亲自替他宽了外袍,又忍不住将人拥在怀里,鼻尖沿流畅漂亮的侧颈线条轻轻蹭动。

        今日席上他喝了不少酒,吐息也染了酒香,不难闻,叫人醺然。

        殷承玉仰起脸,冰凉的手顺衣襟钻进去,贴在温暖的胸膛上取暖,唇也跟追过去,若即若离轻触他的侧脸:“你觉得委屈?”

        他不是没想过让薛恕恢复身份,不必再顶太监的身份。但思想去,外男出入宫中、频繁留宿易遭人诟病,总没有内侍方便。

        “陛下所愿,亦是臣之所愿。”薛恕侧脸迎上他的唇,咬住,细细密密地亲吻:“若非如此,如何常伴陛下左右?”

        殷承玉低低笑起,错开脸附在他耳边,舌轻扫他耳窝,声调喑哑:“堂堂九千岁就这点出息?”

        薛恕被激,收紧手臂将人抵在床柱与身体之间,恶狠狠亲他。

        殷承玉很喜欢薛恕的亲吻,他越是凶狠,越是难自抑,越是叫他分明的感受到那汹涌澎湃的情愫。

        他喜欢薛恕为他失控的模样。

        手掌抵薛恕的肩,殷承玉将他往外推了推:“朕乏了,你先伺候朕沐浴。”

        说是这么说,但贴近的身体却未曾分开丝毫。

        薛恕喉结滑动,目光牢牢锁定他,像一只急于进食的野兽:“臣先替陛下松松筋骨,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