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讲武堂
第(2/3)页
然,苏照也不是什么都录取,肯定是择优录取。
至于敬弘道所言的官吏变多,为之发放俸禄,财政入不敷出?
在苏照看来,这是敬弘道不懂科举选官制度。
七郡士子加上温邑这些,加起来,保守一些,算上一两千人,按十比一录取,这才多少?也不过一二百人罢了。
这些人再取其才干出众者,补充入中枢六衙、尚书台、御史台,弘文馆编书,以作千金市马骨的示范效应。
剩下之人,在培训之后,再将这些人派至七郡五十三县观政,为革新大政储备人才。
他付出的只有什么?
春冬两季几套官服,几张委任状而已。
月俸甚至都不按正常官吏发放,类似津贴补助,再配合其他的精神奖励。
现在这个公卿把持选官通道的时代,苏照此举,无疑开放了一条可以预见的上升通道,若还嫌俸禄少,那就是贪心不足,神明无佑!
说白了,苏照就是在一点点改换掉那种你推荐我、我推荐你的选官方式,尽量做到唯才是举,量才录用。
“这就是我苏国的管培生啊。”苏照看着眼前的士子,心头思忖。
管培生,额,懂得都懂。
当然,如果确有才干,能在盘根错节的郡县厮杀出来,他肯定是不吝高官厚禄的。
“就是一条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机制,不致无人可用,这和讲武堂一样,如有朝一日,能做到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
苏照见过诸位士子之后,已是午时,就命人传宴,和一众士子用宴罢,然后在韩岱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了弘文馆。
下一站,就是讲武堂。
不同于弘文馆在人烟喧闹的繁华大街,这所具有军校性质的军官学堂,坐落在靠近云台山的一座松涛竹林环绕的山丘上,直通云台山后的禁军大营,很不起眼。
甚至其落成都没有在朝廷之上大张旗鼓宣扬,只是着人单独呈禀于苏照。
苏照在枢密院副使冯匡的引领之下,来到山道之前,讲武堂的一正二副三位督学得了消息,率领讲武堂的教员以及小吏,黑压压一片,站在一人高的石碑前恭候,石碑上镌刻“讲武堂”三个大字,周围还有甲兵在岗楼上警戒。
此刻天上,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