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郁金香事件_回到明末搞基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郁金香事件

第(2/3)页

外人,只有他跟赵大人,抽了也没人看见,太可惜了,简直是浪费。

  得出去抽。

  赵诚一眼就看出来根叔的心思,淡淡一笑,自己留一根,然后把手里的这盒烟都塞了过去。

  “我平时也不抽烟,来根叔你拿着吧!”

  “这……这多不好意思?”

  来根叔嘴上推脱着,手却是紧紧握住这盒烟,塞进了口袋里。

  软中华啊!

  拿出去就让人眼红的。

  “来根叔刚才说有什么事?”赵诚笑着问道。

  “是这样的,大人,最近咱们强地来了一些外地人,到处找人兑换粮票。

  一元的粮票,您知道现在拿出去,能兑换多少钱吗?”

  “哦?多少钱?”

  “80文!这是昨天的价格。

  早上就已经涨到100文……

  就这,还没人愿意兑换呢!

  大家手里都握着粮票,等着涨价呢!

  大人,这样不行啊!

  俺昨天在街上转,特意去供销社看了看。

  现在供销社的生意明显不如前些天。

  人们都拿着粮票,舍不得去供销社买东西了啊!”

  来根叔眉头紧皱,他是真的为供销社操心,为赵诚操心。

  “哈哈哈!”

  赵诚听着,笑了。

  “这很正常。

  人们的心理,一向是买涨不买跌。

  这粮票越来越值钱。

  昨天八十文卖出去的,今天转眼看到人家能卖一百文了。

  这心里不难受才怪呢!

  肯定比割肉还疼啊!

  谁还肯卖!”

  赵诚想到了21世纪国内的房价。

  节节攀升。

  房价涨得越快,人们越捂着不肯卖。

  在一线城市,甚至出现刚卖了,流程还没走完,房子就已经涨了两百万的事情。

  然后,卖家宁可赔偿违约金,也要退房,不卖了……

  而人们炒房,不卖,更是推高了房价。

  这是人的心理,到了哪里都是一样的。

  现在同时期的荷兰,郁金香的价格正在被越炒越高。

  这是崇祯5年,也就是1632年。

  此时,郁金香在西欧量少价高,被视作财富与荣耀的象征。

  投机商正看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