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开海_回到明末搞基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开海

第(2/3)页

臭。

  皇帝恐怕也会一句话,就把你给办了。

  惹不起啊,惹不起。

  还好,赵诚现在绝对够强势。

  “马大人可曾想过,只有千日做贼的道理,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咱们即使实行海禁,倭寇在海上,一样是想来就来。

  看看大明,实行海禁二百多年,结果呢?不但没有禁绝倭寇,反倒是让倭寇如鱼得水。

  我朝海岸线漫长,如果倭寇船坚炮利的话,他们想在哪里上岸,就在哪里上岸,是防不胜防的。

  我们实行海禁,那是自断双臂。最好的办法,不是海禁,而是开海,发展更多舰船,组建我们庞大的海军。

  只要我们的海军够强大,不但能横扫所有倭寇,还能打到倭寇的老家去,灭了他们的老巢,彻底杜绝隐患,斩草除根。”

  赵诚笑呵呵地说着。

  “可是,可是大海无边,这倭寇到底在哪里……”马柱国依旧有些懵逼。

  “大海漫漫,但可以供舰船停靠的港口,就那么多。想要找到他们的老巢,并不难。

  更何况,我们的对手可是倭寇。老马你应该也知道,在南洋,有佛郎机国的舰船。

  佛郎机国,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他们的大船,能开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开到他们那里去?

  咱们所在的这颗星球,是很大的。老马你最近正在上地理课,很快就会讲到这些了,你要好好听课。

  这方世界,咱们脚下的土地,只占三分而已,七分被海洋覆盖。就算咱们征讨军在陆地上称王,又能如何?关键还是要征服海洋啊!

  所以,这开海是必要的,是必须的!这是咱们大帅府的国策。老马你不用想着说服我,让我改变主意了,因为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你就想着怎么好好把这件事情给办好吧!”

  赵诚拥有多出四百年的知识储备,想要说服马柱国,轻轻松松。

  开海的政策,就这样定下来了。

  赵诚一言而决。

  在海军发展方面,赵诚一直很有压迫感。

  此时的西方,舰队已经开始横行全世界。

  在几十年前,西班牙无敌舰队就已经拥有大约150艘以上的大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这支海上舰队,最盛时有千余艘舰船,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

  现在,英国的皇家海军已经崛起。即将服役的“海上君主”号排水量1522吨,配置102门火炮。

  想一想,就给人很强的压迫感。

  如果大明能拥有一支这样的海军,还会担心亡国吗?

  赵诚可以通过从系统商城中兑换武器,迅速组建起一支强大的陆军,但是,海军可没有那么简单。

  有种说法,叫做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陆军是最简单的训练熟悉武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形成不错的战斗力

  空军是尖端的科技,飞机生产周期比较长,比如后世的祖国,貌似一年是能生产几百架的飞机,有了飞机还需要专业的飞行员,培养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需要几年时间,看看空军的训练科目就能明白。

  海军则是最复杂的兵种,一艘战舰的建造时间通常都是好几年,也许更长。而海军的士兵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但需要身体素质还需要较强的航海常识。

  海军需要不断的摸索前进,根据积累的经验,不断进步。总之,海军是要人要钱要技术的兵种。

  赵诚必须尽快开始打基础。

  “开海是既定国策,不允许任何人质疑。然后,要扶助造船企业。把咱们的政策宣传开。我知道,虽然有禁海的政策,其实一直有人私下造船。

  现在,有能力的人,可以大大方方地造船了,大帅府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技术给技术……只要能把船造出来,造多少,咱们大帅府买多少!”

  赵诚大手一挥,十分地霸气。

  回到盛京之后,赵诚兀自不放心,干脆下令,成立一个造船局,专门督促造船。

  辽东这边局势基本稳定下来,赵诚开始考虑回强地了。

  辽东资源丰富,但是,人口太少。

  想要爆发式增长,还得回宣府镇,然后到山陕去。

  一旦在山陕打开局面,他将拥有千万级的人口。

  “正好看一看,塞外走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