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重视农耕,推广玉米_回到明末搞基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四章 重视农耕,推广玉米

第(1/3)页

  思想委员不负责具体军事指挥,只负责士兵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领导部队学习先行社的思想,教育士兵们忠于赵大帅。

  现在的情况是,第二军团赵春发留守强地,负责东线防守,并负责训练三千强地军。

  第九军团刘飞,  负责驻守东城煤矿,并负责强地西线防守。

  第三军团李二蛋驻守归化城。

  这三个军团,只是先遥控任命组建,在理论上成立。

  赵诚身边,有包括亲卫军团在内的七个军团。

  其他六个军团,都是千人的编制。只有亲卫军团,  人数最多,  没有上限。

  军团整编成立之后,就是盛大的阅兵式。

  步兵率先而行,  以军团为单位,排着整齐的队列,在演武场前走过。

  军团长走在军团的最前列。

  走过看台的时候,同时换做正步,右臂高高举过眉梢,行个军礼,双目炯炯有神,一脸崇拜而狂热地注视着赵诚。

  就是台上的这个男人,带领他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带着他们打胜仗。

  军人都是有荣誉感的。

  哪怕烂到家的明军,从心底也是不愿意打败仗的。

  而赵大帅带着他们,战无不胜,  并且每战都是以极小的代价,完胜敌军。

  在他们心中,  赵大帅就如同神祇一般。

  “将士们好!”

  赵诚的声音通过扩音器,  传遍全场。

  “赵大帅好!”

  将士们齐声怒吼。

  “将士们战无不胜!”

  赵诚声音铿锵。

  “赵大帅战无不胜!万胜!万胜!万胜!”

  将士们的吼声,  犹如闷雷炸响一般。

  轰隆隆!

  在步兵之后,  是骑兵。

  数千骑兵,马蹄践踏,地面震颤。

  “赵大帅战无不胜!万胜!万胜!万胜!”

  骑兵战士们手握马刀,背着步枪,高声齐吼。

  在骑兵之后,则是炮兵部队。

  夏尔马拉着拿破仑大炮,现在是叫做赵大帅炮的,车轮碌碌,一排排驶过。

  步兵,骑兵,炮兵……

  征讨军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

  征讨军正式成军,数千民兵,编入正式军团。

  步兵装备统一,一律是灰色布军装,李-恩菲尔德步枪,一支左轮手枪,一支匕首,一排木柄手榴弹,一条子弹链缠在身上,  水壶,被子,干粮……

  干粮既包括压缩饼干,又包括牛肉干。

  步兵也都有马骑,方便快速机动。

  骑兵除了步兵的装备之外,另外还有马刀,选的都是擅长骑射的人,稍加训练,就能骑兵冲锋。

  阅兵结束之后,第一军团牛大力,第四军团于虎,直接出发,进攻铁岭、安乐、开原。

  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必须把铁岭这块养马地牢牢掌握在手中。

  第五、第六军团,向南出发,目标是辽阳、海州、盖州、复州、金州一线。

  辽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经略东北的据点,拥有两千年的历史。

  明朝时期的辽阳也是整个辽东的指挥中心,城池坚固,兵强马壮。

  金国在定都盛京之前,努尔哈赤就曾经定都辽阳。

  辽阳还在女真人的手中,那盛京的防卫压力就会非常大,就要时时刻刻担心女真大军的偷袭,就没法好好搞生产建设。

  所以,赵诚一方面要抓生产建设,要有稳固的后方,不断提供生产力,创造财富。

  根据地稳固,打仗才能有持久力。

  另一方面来说,必须要不断四处征战,尽快拿下整个辽东。

  第七、第八军团则是往西打,目标是扫荡金国大军,保证从盛京到归化城之间道路的畅通,并且,为盛京到归化城之间的基础建设大军,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赵诚亲自统辖亲卫军,坐镇盛京。

  盛京必须要经营好。

  但盛京并不适合作为政治中心。

  原因很简单,这里太偏安了。

  而且,人口太少。

  辽东相对于中原腹地来说,人口本来就偏少。

  建奴野猪皮占领辽东之后,大肆屠杀,再加上人口外逃……导致辽东人口更少。

  虽然说,这些年努尔哈赤和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