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病退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病退

第(3/3)页

脸地上来放肆。工程垮了,黑锅不是他们背的,但要是肉吃不到,那就是彻底得罪了他们。

  若非张公谨夫妇还是颇有威慑力,加上“忠义社”如今也绝非弱鸡一群,老张还真不敢跟李皇帝玩这个。

  可要平衡关系,自己掏钱是肯定不行的,他自己也得捞啊。所以,这个主意,就得打国家身上。

  毕竟,命是自己的,钱是国家的……

  这真是万千先贤的总结,充满了人文主义上的关怀。

  两千贯一里路,张德大概还是能赚到五百贯左右。要是翻两番,眼睛一闭都能被钱砸死。

  按照现在保利营造的施工方式,多是用竹筋,然后用不知道标号的水泥。至于人工,人工有时候甚至是不要钱的,管饭就行。

  抓那么多奴隶,难道就是为了看么?

  “水泥确实贵。”

  众幕僚也是感慨,不过现在感慨什么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眼下中枢的注意力,就在太子身上。武士彟顺利脱身,只要人不在江湖,基本上李董就是默许他可以活下去。

  在老张看来,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病退”了。

  “六年的时候,要修新宫,名为‘大明’,在龙首原下。当时长安水泥工坊,产量着实太少,要想修建新宫,远远不够。”

  有人想起了此事,更是感慨道,“哪里想到,短短两年,水泥工坊从京畿都盖到了山南来了。”

  “本地行商,便是乡野俗物发卖到府县州城,也是越快越好。”有深谙商道的佐官微微拱手,“上县城内,脱产之百姓,最少一万。乡野土财,哪怕只是发卖春笋,却也得赶时辰。只是山中挖笋,若是过了两个时辰,便是涩嘴不已。可这上县的县城,又有几个是临山而建?”

  以贞观年的乡间小道,想要两个时辰赶到县城通关发卖新鲜竹笋,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竹笋值当几个钱。”

  “便是举例。”那佐官微微点头,然后接着道,“长安南郊,有一路,非是官道,乃是华润号所修直道。南商为了赶路,哪怕是给十文过路费,也是情愿。南山新笋,只要到了长安,便是大卖,这一进一出,每年都是多赚的。”

  道理很简单,让武士彟豁然开朗,不过,这不重要了。

  反正,他也要从荆州任上卸任。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