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指路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指路

第(3/3)页

一些干系。

  加上当初张公谨夫妇在辽地,他多有巴结,可以说是大发横财。

  作为宗室,他只要不公然造反私藏甲胄,那是半点问题都没有。而且李奉慈也是相当大胆,紧跟张公谨夫妇步伐,听说邹国公夫妇二人家中珍珠如沙金银如泥的缘故,乃是有了一尊散财童子。

  这李皇帝的堂兄弟,居然和别人要试试水温不同,直接就在亳州祖庭大肆圈地。沧州种什么,他就在亳州种什么。沧州用上水力机械,他在亳州也毫不犹豫地用上。沧州买卖外奴为工,他在亳州也没少积蓄契丹奴、倭奴。

  听闻李皇帝要给祖宗“老子”修个太清宫,他就在真源县先行盖了一座老君庙。打扫干净,然后就在涡水之畔,修了五六七八间工坊,其中就有亳州最大的民办铁骑作坊。

  用李奉慈的话来说:“本王一不求名二不求权,赚点黄白之物怎么了?”

  至于有仙女儿问他掉在池子里的是这把金斧头还是这把银斧头,他毫不犹豫把仙女儿一斧头砍死,然后用“矿工之友”把池子的水抽干,捞起那把氪金斧头,愉快地去了。

  是的,这是个死要钱的典型宗室。

  不过和一般的宗室不同,这货是真的敢顶着脑袋落地的风险,去崔氏那里接下一个风险无限高的订单。

  “渤海靖王?宗室之人?!这……”

  显然,这些变民中的有识之人,有点扛不住这个消息。这世上,哪有卖给别人砍自己脑袋用的兵器?

  “我等有了这批上好兵器,就在亳州大闹一场。然后东进徐州!”

  “崔十二,你们大騩山到底中了什么邪?偏要跑千里之外大闹一场?反正都是死罪,为何不往山中躲一躲,待大赦时,自好重见天日。”

  “那你呢?你这个亳州坐地户,怎么就也出来闹事了?”

  “入娘的,要不是谯县人趁机吞了我的田产,我上告无门,能来干这无本买卖?”

  崔十二想了想尚在大騩山的妻儿,眼眸微动,说不出的仇恨。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