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公关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公关

第(1/3)页

  “今年棉花苗涨价,沧州种比太原种还要贵一些。”

  “沧州二号苗什么价?”

  “甭管什么价,先来一顷地。都要入夏了,再不种来不及了!”

  “抢甚,抢甚?!再抢老子明年也去洛阳,跟那些做相公的说给皇帝上书,把棉花也拿去官营!”

  “入你娘的,放你娘的狗屁!打他!打死他!”

  春夏之交种棉花,今年的棉花苗多了不少,愿意种的人更是多。主要籽棉价钱就算低,卖出去也比种麦种糜子获利大。差不多能有三倍到五倍的利润,全看田伺候的好不好。

  最好的棉花苗是沧州二号,高产区在无棣沟附近,套种小麦亩产还能达到四石,这是籽棉产量。皮棉能有一石六,不过能加工的地方不多,还是薛大鼎主政时期办了一个棉花厂。

  好些地方直接就是手工撕,皮棉产量相当低,籽棉二十取三甚至更低的产量也有。但棉花真是好***白糖还要紧俏。

  可以说洛阳前脚糖市兴建,后脚那些没争夺到“产本”高门小户之流,立刻投钱到了棉花上。

  可惜这棉花苗也不是那么好培育的,怎么施肥补肥,都是华润号的人说了算。再一个,华润号从海外弄来的一种粉末,混合粪肥,棉花亩产最高居然爆到过十二石,简直是灵丹妙药,连精于农事的贾氏,都说闻所未闻。

  那粉末来自海外,只有登莱港可以进口,石城钢铁厂的码头也是不进的,于是五姓七望那些大户,也只能干瞪眼。

  一时间也有谣言传出来,不外是海外神仙的法术,域外高人的本领,和“苦聊生”的故事,大致上也是类似。

  “老客,对不住,今天的苗卖光了。改日,改日。”

  “哎,且住!改日是几日?我这可是从河东过来,太原都没去,一路奔来河北,要是买不到,我回去路过黄河就跳河寻死。你不能这样,华润号恁大铺面,怎地还要欺生的?”

  “不是欺生啊老客,这苗儿在苗圃里,也得长几天才行,不到辰光是不让出苗的。俺有心给老客便利,可俺现在干了这事,明天就要被辞工,老客也是有家小的,体谅难处则个。”

  “那你给个准信,我实在是等不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