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的发现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新的发现

第(2/3)页

波斯野狗的小小惩戒。

  “塞利斯”,正是弗林国对唐朝的称呼,这个称呼在汉朝时,就已经存在。

  不管怎么说,真正吸引商人的,是“好客海”规模极大的碱蒿子,河套地区的碱蒿子产量,连用来填充关内道喜食白面馒头人们的肚皮都不够。

  除了碱蒿子,探险队并没有返程的行囊中,有着并未告知敦煌的一颗二两重“狗头金”,还有质地上乘的玉石。为数不多的几张虎皮,倒是让西突厥的贵族们大为惊异,一时间“好客海”的虎皮,竟是成了一种怪诞传说,引起不少西突厥贵族的注意。

  “里海地区还产黄金的?”

  张德得知探险队成果中,居然还有二两重的“狗头金”,也是诧异无比。在他的印象中,“里海地区”真正牛逼的地方,在于其油气田储量的深不可测。在波斯盆地的油气田被勘探之前,“里海地区”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支撑世界一半石油输出的黑色金矿。

  而哪怕是波斯湾能源势力崛起,“里海地区”的储量依然深不见底,被转移注意力的原因,是来源于因为政治,而非“里海地区”油气田枯竭。

  尽管不是因为“能源”问题而让探险队兴奋,但他们刷存在感的行为,结果是相当好的。对于驻扎在敦煌,往来河中、西域和陇右、关内的商旅来说,“好客海”有值得建立据点的利润,就足够了。

  有“狗头金”,说明那片地区的某个地方,一定存在一个浅层金矿,那么开采难度应该不高。而根据经验,金矿的伴生矿,多半是银矿铜矿,而这些,又恰恰是唐朝极为短缺的硬通货。

  “呼……如果李绩有机会上位,加上苏烈、程处弼、长孙冲,应该能让不少人愿意拿下疏勒、康居。金矿啊……”唐人对黄金的偏执相当厉害,不仅仅是黄金,哪怕是白银,也是无比的执着。

  当年李思摩到手的丰州银矿,转到长乐公主手中之后,引发的内廷外朝明争暗夺,堪称是一场大戏。

  若非长孙皇后老道,大唐帝国有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