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谋
第(2/3)页
“虽说不是山珍海味,但有专门食堂,煎炸烹煮,想吃什么吃什么。”
长孙无忌抄着手,嗯了一声。
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老阴货主要是来看看沔州的物业,中书省又不全是官痞,沔州人口是净流入,宰相们心里能没点逼数?房玄龄瞒着没和别人说罢了,要不是李恪突然捅出来,怕也没有长孙无忌南下这一出,虽说长孙氏自己也是一屁股的屎要料理。
没几天,荆襄人民群众都知道了一个大新闻,中央领导长孙无忌同志视察沔州,并且亲自前往生产一线,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对群众嘘寒问暖,对工人情真意切,沔州各级地方纷纷交口称赞……
至于沔州长史张德与陪这事儿,当然是不重要了。
宰相跑一个下州视察,这是多大的光荣。
同为荆襄子弟,与有荣焉。
更与有荣焉的是,中央领导同志高度赞赏了荆襄人民大力种棉的劳动热情,肯定了安陆诸州的长远规划……
当然,人民群众不知道的是,长孙无忌同志之所以这么赞赏,完全是因为梳毛机有了改进,毛线内裤有希望不那么刺应人。
给李董的那条毛线内裤,经过几年如一日的发展,总算是有了点进步。
毛线内裤外面,也终于可以套上一条秋裤。虽然质量还是次了些,比如针脚不是那么整齐细密,比如棉布料子还不能做到耐洗耐造。不过反正是穿里面的,领导同志都觉得不错。
棉纺、毛纺、丝纺、麻纺……一次技术升级,姑且称之为技术升级,在这年头,不是劳动力的减少,而是劳动力的增加。原材料加工便利之后,纱锭产量增加,二次加工就需要更多的工场,更多的工场,就是更多的工人。
长孙无忌真正关心的,就在这里。
要想淘到合适的劳力进入纺织业,这不是张德一个人的事情。种棉收棉需要普通劳力,这个问题好解决,但进一步棉加工乃至混棉,培训一个熟练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半。
而哪怕没有张德的提醒,那些工场主们也发现,女工要比男工强,男工唯有童工才能和女工一样能在并线、细纱等等机器面前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