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另请高明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另请高明

第(1/3)页

  正月十五刚过,疏勒城正在忙着军火交易的同时,洛阳正式下达通知,统军府改名为折冲府。正如长安禁苑某个老汉被人逐渐遗忘一样,统军府这个名词,也算是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贞观十七年新增折冲府主要从关内道转移到了山东、西域以及剑南边陲,裁撤合并的军府数量相当多,主要集中在江淮。

  因为各种原因的集合,江淮府兵败坏的速度极为惊人,可以说是全国之冠。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里不仅仅有大运河,更有盐场,更有郁洲北地转运仓,大运河和扬子江交界处的扬子县,更是有“王下七武海”的母港。

  帝国的地方府兵做点生意贴补一下家用,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了,江淮行中书省总督魏徵也是拍过桌子骂过娘的:军队一律不许经商,侬晓得伐?!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里是帝国最为浮夸最没有严格秩序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这里比西域还要自由的多。

  “巨野县乱党”四处流窜,能够在江淮得以生存,这其中的道理,也是可见一斑。

  秩序遭受挑战,又有惊人的不断发展的工商贸,自然会产生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混乱。

  魏徵本来想一咬牙,弄个“严打”,反正武汉也弄过不是?效果斐然,什么香堂会水,根本就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魏徵遇到的苦处在于,他手头没人。

  是真·没人,连阿谀奉承的杂碎都没有几个在扬州露面。“厘金衙门”附近那些铁了心要钱不要命的比总督衙门的多得多,毕竟道理很简单,平头老百姓拿命换钱,从钱老板那里,那是童叟无欺,确确实实可以豁出去捞口热汤。

  可魏徵呢?铁面无私啊……

  游走在律法边缘的活计,在魏徵这里是讨不到好的。

  事情就是这么的啼笑皆非,好官清官面对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束手无策,反而是贪官如鱼得水,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