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探险家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探险家

第(2/3)页

被土邦看穿。

  更重要的,王团的意思在于,可以通过黔中到六诏到骠国的这条路,将蜀锦和川茶武汉茶卖过去。

  北天竺多黄金,高达国同样多黄金,一来一回,回报同样丰厚。

  王团还透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这条路的尽头,似乎是在泥婆罗的东南。

  “说来也是奇怪,只要过了骠国,翻越大河,便见稻田无数,亩产三石是有的。且当地农户,懒惰非常,田亩几不照料,实在是……”说到这里,王团感慨一声,“暴殄天物啊。”

  能产稻米,而且产量还不低,大河或许是恒河也或许是后来的雅鲁藏布江。这地方还能有入口进入蕃地,老张大概猜测了一些,这地方不是后来的锡金就是后来的亚东。

  就算不是,也是这两个地方附近。

  “居然能找到这条道路……”

  张德也是佩服,黔中过去的道路,一直就是有的。别说秦汉,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黔中进入西南高原山地的道路,但人烟稀少,也没什么统治的收益。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到如今,六诏占据西南,獠人又越趋汉化,黔中虽然还是艰苦,可陵稻和梯田的推广修建,使得黔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尽管这个基础极为脆弱,可能打一次仗就会消耗十年积累,但到底也是有了点底子。

  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黔中进入西南,再进一步西行探险的行为。

  “骠国北地土邦的道路,虽然崎岖,但也是旧年古道。偶见佛寺,土邦多有供奉。大邦万人,小邦二千人,其余洞寨,不计其数,多如牛毛。”

  王团这样一说,老张更加确定,这大概就是后来南线茶马古道的雏形,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六诏先民自己开发出来的道路。

  眼下的六诏,一头是向唐朝进贡,一头便是向交州、骠国以及向西诸土邦贸易。头人的生存条件,还是可以的,虽然原始,不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冉氏不知情?”

  “不知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