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

第(3/3)页

能把控,不常在水上讨生活的,碰上水平臭到家的船把式,能把苦胆都吐出来,下地之后,没十天半个月缓不过来。

  “咦?那里似有灯塔!”

  “营寨如此之大,怕是到了江夏!”

  上官庭芝和李元祥又在船头讨论起来,却听得有个渝州小工实在是忍不住道:“两位小相公,这还不到呢,这是樊港,武昌县地头。到江夏还要一段路,这里靠岸可以用纤工,行船要减速,给武汉的船让路。两位要是怕行的慢,不若在樊港坐马车,一个时辰就能到江夏。”

  “啊?还要这样的么?”

  “金虹,你怎么看?”

  “搭个马车吧。”

  “好,那就买个马车。”

  “不是,我说的是搭个马车,可以租啊。”

  “租甚么?我们还缺马车钱?包在我身上。”

  作为偷跑出来的李元祥,自认该多担待一点花销。至于李奉诫,他出来的时候,亲爹上官仪本想弄几个保镖什么的,比如张绿水,一看就很靠谱。可惜李奉诫说了,都是十八了,还在娘胎打转不成?滚。

  于是上官仪含着老泪,忍痛送子上路。

  不过临行之前,到底是塞了一把华润飞票,还有一包银元。

  至于李奉诫,一封介绍信,然后啥也没给。

  到了樊港,两人就忙不迭地下船,直奔码头寻摸车行。而他们身后,几个身材不一的精壮汉子问一个披甲士:“薛老板,要不要用巡检衙门的车?”

  “这就不用了,跟着就行,等他们到了江夏,记得去观察使府上知会一声。”

  “是。”

  几个汉子利落地跳下船头,稳稳当当地跟在两个一脸兴奋的青年身后。

  只远远地看着,就发现两个“无知”青年直接奔赴车马行,路上行人纷纷侧目,大多都是掩嘴窃笑,然后回望指点。

  “金虹,武昌人都喜欢这样看人?”

  “不是。”

  上官庭芝淡漠地看着李元祥。

  “噢?那是为何?”

  “因为我现在正背着李兄你的玳瑁壳……”

  远远看去,上官庭芝就像一只直立行走的大型乌龟,玳瑁壳在武昌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