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等级差距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等级差距

第(2/3)页

不多能够安安稳稳还活着的。

  大部分退休的阉奴,只有死路一条。

  无它,知道的太多了。

  “臣,薛大鼎……”

  “好了。朕是有事情问你。”

  “陛下请问,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

  李董点点头,然后指了指东南方向的山脉,“那里就是安市?”

  “回陛下,正是汉时安市旧址,西北处乃是高句丽旧时长城,绵延至建安、都里。我军在西南屯田,如今有建安折冲府,此军府正是由臣督造。”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薛大鼎就没去过建安折冲府的驻地,那地界是个关卡边城,作为工部京官,怎么可能真的走一遭,不外是工程外包,让会做的去做罢了。

  再说了,保利营造技术这么强,活又好,人又认识,不给他们给谁?有保证啊。

  “你旧年为沧州刺史,当知渤辽民风。朕略有疑问,渤辽之地,诸胡部众,共有几何?”

  “熟番三百五十万,生番百五十万。”

  “竟有五百万之巨?这如何养得活?”

  “大部多是契丹、奚人、室韦。如高句丽、靺鞨、新罗之流,则是散布甚广,尤其靺鞨,近者在沧州多有操持山货发卖之业,远者抵临流鬼国,百几十人为一部,互相不同言语……”

  “朕欲筑城平壤,交由薛卿督建。”

  “臣领旨。”

  跟皇帝打了这么几年交道,尤其是还在地方做过一把手的“老书记”薛大鼎,他现在尤为明白,跟李董不要扯皮,只要学会几句话,就能混的很滋润。

  这几句话就是“是陛下”“好的陛下”“没问题陛下”,伺候皇帝跟伺候野蛮女友似的,还怕活不长还怕小生活不美滋滋?

  一旁马周见状,心中暗道:筑城平壤?莫非要新置都护府?

  虽说早有风声,可陡然来这么一发,马周还是搞不明白,就算要新制都护府,也不至于放在平壤啊。

  平壤多是高句丽人,想要盘住,难度系数高的简直离谱,怎么解决猛龙过江问题?怎么解决土族情绪?

  这不是光靠杀就能搞定的。

  “除筑城平壤之外,朕临渤辽,以观沧海,甚是愉悦……”

  一听董事长居然又愉悦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