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

第(1/3)页

  “三哥哥,扬子县李县令,当真转任扬州都督府长史?”

  “还能有假不成?”

  换了常服,冬日武汉官吏下班,鲜有回转家里的,多是在茶楼酒坊里听个段子喝点小酒。当打之年的官吏对时间跨度是相当敏感的,因为他们年幼的时候,缺衣少食属于正常现象。

  门第高一点还好,倘若是倒了家中顶梁柱的“寒门”,日子也未必比庶民强到哪里去。

  于是当武汉弄个五香豆儿、咸香芋头,都能咂摸一点咸丝丝的滋味,既是品味,也是回忆。

  “哎——小心热锅嘿!诸位老客,粉条来了,慢用,慢用……”

  跑堂的小哥忙不迭地将铜锅放在了炉子上,炉子有手动调解的火门,烧的是木炭,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木头,少烟不说,还不呛人。

  “来来来,分食了去。这‘鼎香楼’的粉条,好食好味,江夏一绝啊。”

  “三哥哥先请,先请。”

  “客气个什么,开吃开吃,后头还有一只肥羊,都是关中的羊,好肉食。”

  张利先嘬了一口粉条,这不是细细的粉条,而是宽粉条,用了芋头和绿豆,这种杂粮粉条有一道工序和常见粉条不大一样。但要说口感,着实不差。

  “嘿……这‘鼎香楼’的粉条,怎地就要好吃一些?”

  “倒也不是甚么不传之秘,掌厨的好汉弄这粉条,是加了冰块的。寻常铺子,哪能给你冰块用?”

  “冬天还怕少了冰块?”

  “啧,今年是个暖冬,杀蛟滩连个冰碴子都看不到。再说了,人家掌厨一年四季都用冰块,你当是胡来的么?”

  “也是,吃食难得就是口碑,如今武汉行市,你要是口碑差了,牌匾趁早摘了,免得亏的底朝天。”

  “来来来,走一个,小弟先敬三哥哥一杯。”

  “如今这商铺酒楼也用了瓷器,当真是……不一般啊。俺七八岁那光景,莫要说甚么瓷器,就是个瓦罐,碰了个缺口,都舍不得扔了,横竖都要再打磨一番,用个三五六七年的。便是坏了,做个喂鸡的槽儿,也是好的。”

  “说这个作甚?俺们在武汉做事,腌臜事体少了恁多,横竖不必跟京城的官儿一般,寒暑两孝敬,一年下来,俸禄折进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