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纷纷请战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纷纷请战

第(2/3)页

的刺头被连续抽上几鞭子之后,也老实了下来。

  这些仆从军的组成相当古怪,骑军清一色都是蒙兀室韦人,人数也有一千多,但来源却和曾经的突厥无关。这些人之所以会出现在朝鲜道,是因为他们早年发卖骨力干黑牛或者交易皮子、糜子、羊毛的时候,跟大河工坊建立了联系。

  像商人、牧民远胜像曾经的突厥仆从,只是这一回李皇帝命人持诏巡视漠北,表示可以带“孩儿们”一起淘淘金。这些蒙兀室韦人就将家族中的适龄青年扔了出来,按照口头承诺的条件,他们抓捕的倭奴,朝鲜道行军总管可以代为发卖。

  而在牛进达的中军大营,就有临时性质的“榷场”,只是这个“榷场”跟扶桑诸国无关,针对的是军中仆从军。

  除了蒙兀室韦之外,剩下的二三千人,多是黑齿部、但罗遗族、契丹大贺氏,他们并不是骑兵,而是步兵,主要业务是清扫战场。

  换作中原民夫,是肯定不会愿意在这种秋冬交际风大浪急的时候跑来扶桑,更要紧的是,朝鲜道行军总管也没承诺要给多少好处,顶天就是个管吃管住。

  就这个待遇,还不如大运河上做纤夫呢,一年下来落袋的银元也有好几个。

  但契丹、但罗等遭受过重创的部族、小国来说,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最重要的是,唐军也没说让他们拎着刀子砍人,只需要清扫战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且朝鲜道行军总管牛秀是个“赏罚分明”的人,只要物资管够,奖金、红包、津贴从来不少。

  以左军为例,控制住“夷支魔”国的关隘之后,中军光存档的左军花红,其中有三成是仆从军的。

  可以说是相当的舍得,而且的确效果斐然,登陆之后五战五捷,导致仆从军有些牲口还真的想要参与作战,以获得更多的“花红”。

  苦劳换来的那点东西,也不够回老家换个身份证的。只有有了功劳,在军功簿上留下姓名,“论功行赏”之后,才有机会换个身份证。

  万一立下大功,换个归德执戟或者归德司戈,这不就是时来运转发家致富?

  想做安菩第二的“蛮二代”并不少,现在安菩是什么地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