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乐见其成

第(3/3)页

既要“兼济天下”还要求有着世家大族的“道德”,大约当真只有神功盖世的圣人从天而降。

  只是明白这个“简单”道理的人,在张德的学生中并不算多,反而外地来的“同行”更加深刻一些。

  一直拥有,便不觉得珍贵;失而复得,于是视之如珍宝。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说要借用武汉官吏,张德也乐见其成,理念这种东西,承载的人如果只有“妄想”和想象,那是无用的,这不过是充满浪漫情怀知识分子的“桃花源”。

  “多的也不用嘱咐,只需记得,诸事不顺,回来武汉就是。”

  “是,山长。”

  “多谢使君照拂。”

  尽管张德内心看来,这些个连“血光之灾”都没经历过的小子跑去京城,总归也是“难成大器”。但走一遭总比没有走要强,有了对比,至少心志要更坚定更成熟。

  忙完了这一波极为繁复的“心理辅导”工作,遴选出来的武汉官吏,分批次拿着文书前往洛阳。

  随着这批官吏的离开,业务量加重的江汉观察使府,又一次大规模的进行人员补充。对外招聘白役、文书等岗位,消息传出,便是岭南也有不少人来了精神,准备前往武汉碰碰运气。

  “老客,旧年试卷真题要么?”

  “有答案没有?”

  “有有有,都有,老客要是愿意,俺们这里还能练个面试。旧年二十几个面试官问题,也都有。”

  “是不是真的?”

  “啧,老客新来江夏,不知道俺们底细吧?俺那东主,可是城建衙门退休的,贞观十七年还主持修了老客脚下这条大街呢。”

  “真的假的?多少钱?”

  “真题二十贯。”

  “二十贯!”

  “嗳,老客也别嫌贵,俺们这里还不打折。二十贯也就是真题,还不包答案。包答案的真题,是四十贯起。来武汉考试的俊才,愿意掏二十贯的,根本不在乎再多掏二十贯!”

  “好歹再饶上一些。”

  “那老客还是去找饶一些的吧。”

  “……”

  贞观二十年,伴随着武汉官吏入京的热闹,武汉官方的本地招聘,同样相当的热烈。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