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国朝福利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国朝福利

第(2/3)页

“人均小帅”的京城“寒门”小子,就很让人满意了。

  这让武汉官僚们连吐槽的心思都欠奉,我特么也是“小帅”啊,你怎么不录取我?

  也算是让武汉“因祸得福”吧,至少自己培养出来的官僚团队技术人才,长了脑子又有长期规划的,就没有头一热做“北漂”。

  类似“小柳”这样在武汉长干好几年的年轻人,已经数量相当可观,即便是在咸宁市,市场内外忙活的官吏,年龄都是三十岁以下,相较国朝其它富裕之地,可以说非常的年轻化。

  在朝廷的官吏品级中,他们可能不高,但要说比拼业务量,全国其它地方都没可能和他们比。

  业务能手是不怕找不到工作的,即便是“跳槽”,跑别的下县,混个主薄也就是拿一封推荐信的事情。再凭借业务精通以及在武汉积累下来的人际关系,临死之前混个“百里侯”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到了贞观二十年之后,愿意挂职入京赶考的年轻官吏,其实数量已经少之又少。

  原本以为小柳是为了前程,但看他这模样,老张就知道,不是为了前程,那就是为了家庭。

  可也没听说小柳家里有长辈过世啊,妻子也都安好。

  “使君,下走若是说了,还望勿要责怪。”

  “但说无妨。”

  小柳鼓起了勇气,低头小声道:“贞观十七年下走曾前往扶桑任事……”

  “江海沉浮风波诡谲,你辛苦了。”

  很早的事情了,当时有勇气下海的年轻人,真心是不多的。当然了,指的是那些读书识字受了教育的农家子。至于一无所有之家,豁出去就是烂命一条,也没什么勇气不勇气的,因为没有退路。

  “……”

  见张德夸赞他,小柳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下去,愣在那里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

  “这又是怎地?”

  “回使君,下、下走……下走在伊予铜山……纳了个女子。”

  “这有甚的,东风、白杨、民兵,多的是蓄纳倭女的水手,还差你一个不成?”

  “还生了个儿子。”

  “……”

  张德嘴巴张了张,想说点什么来着。可一想,妈的自己屁股也不干净,论私生子,他比属下们那是牛逼多了。属下也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