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盛情难却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盛情难却

第(2/3)页

们的资金枯竭,就这样消弭于无形。

  “这武进小食着实不错,较之京城,精致了许多。”

  一条运河,一城两分,南边是武进,北边是晋陵。两地官吏都哈巴狗似的,坐在下手听着长孙无忌说话,此时河岸上的柳树已经抽绿,看到这一抹抹盎然绿色,长孙无忌顿时回想起十几年前的“曲江文会”。

  “当年曲江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甚是精妙。”

  说罢,夹起一只小笼包,轻轻地咬了一口,里面不但有肉,居然还有虾仁。长孙无忌微微点头,对这滋味很是满意,又感慨了一声,“也不知大哥在河中如何。”

  “‘长孙河中’文韬武略,必得成功,令公无虑也!”

  “如今便是常州乡野私塾,也知‘贞观耿恭’之名,诚乃当代楷模……”

  “下官提议,诸位一起敬令公老大人一爵,再敬‘长孙河中’一爵!”

  ……

  马屁么,谁不喜欢?

  长孙无忌眼睛微微一眯,喝着本地的武进老酒,口感清淡却不失酒味,寒春天里喝一杯,浑身暖洋洋的,着实舒服。

  “此酒当真是好酒,还不知叫甚名字?”

  没有回应那些马屁,老阴货话锋一转,仿佛是要聊一聊酒。

  “回令公老大人的话,这是武进本地的老酒,无甚名字,只叫老酒。”

  “如此好酒,竟是无名?”

  长孙无忌有些讶异,这样的酒,已经够资格入贡了。

  不过能不能遴选入贡,除了资质,还要机遇。

  当下有聪明的官僚反应过来,尤其是常州刺史赵节,当下起身道:“令公不若赐名?”

  “嗳,老夫非是常州人士,岂敢当此重托。”

  话是这么说,长孙无忌看上去也很诚恳的样子。但常州官吏也不是傻逼,真要是顺水推舟,大概这辈子基本上也告别自行车了。

  “公乃淳厚长者,此酒既为老酒,在座唯公为长,万勿推辞啊。”

  赵节不愧是李家公主生的崽,他后爹杨师道说话也没他好听。当年来常州,寻思着这小日子也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