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陆氏前程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陆氏前程

第(1/3)页

  按照陆德明的遗愿,墓地迥异别家,做成了一个园子。恰好李奉诫又琢磨着给陆德明“封神”,也算是恰到好处地合拍。

  园子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的神庙,李奉诫是不知道的,但大抵上,总归是要跟文化人有关。

  张德命人给陆德明塑像,基座上还有《师说》的开篇第二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至于江湖上传言《师说》是哪两只洛阳才女编出来的,就不用太计较。英雄不问出处,哪怕是女英雄。

  陆氏这棵大树“轰然倒塌”,嫡系子孙因为种种原因,自然也是愿意分家过的。长脑子的肯定知道“庞然大物”的抗风险能力要更大,但是对陆氏有些子弟而言,与其窝在陆氏家族中被陆飞白以及他的后人“吃干抹净”,还不如自己捡点剩余。

  好歹也能落袋。

  人性自然如此,陆飞白也不介意这个。

  小白师兄守丧之余,自然是按照他老子的遗愿去运作接下来的陆氏。

  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庞大,却也更加精悍有力。

  陆德明留给陆飞白的出路,就是依托“地上魔都”这个“总后台”,在苏州地面上操办师范学堂。

  没有好高骛远的意思,陆德明临死之前就把事情想的妥妥帖帖,在陆老头看来,接下来的陆氏,与其在朝野之间不上不下,倒不如盘亘在教育领域。

  不管帝都魔都斗法到底斗出个什么结果,“学”这个领域总归是要用到的。

  长远来看,肯定是操办大学更加有力。但是帝国的人口是个掣肘,跟张德几次探讨之后,陆德明断定短期内帝国更加需要的,显然是小学、幼学的教学人才。

  而这个短期,少则五十年,长则一百年,总体趋势是不会变的。

  至于能不能搞个大学学堂出来,有则最好,没有也无伤大雅。

  毕竟,短期内拿捏住小学、幼学,陆氏子弟要累积一个大学基本盘,也足够消磨。

  “官产学媒”固然陆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