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妙不可言

第(2/3)页

发展开来。

  但大多鲜有上台面的,主要是走下三路。

  “曲高和寡”这玩意儿,李奉诫十来岁就不玩了,何况现在?

  下三路也并非全是下三滥,下三路只要故事框架搭好,照样能出精品,还能扩大受众。

  比如《李真人三戏白牡丹》,故事编排的是李淳风,但这出戏,却是有完整的规制。可以说是定下了“江湖戏”的模仿,曲本中人物登场的格式,早就和其它的瞎胡闹不一般。

  懂行的,自然是知道李奉诫这是把“江湖戏”规范化,不但规划化,还专业化。同时也并没有拉高门槛,对优伶们而言,越是在官方团体中厮混久的,越是能适应。

  因为他们学历高啊,看得懂剧本,自然也能玩两手剧本。

  “怎地想着建了这么个物业?”

  老张也是好奇问李奉诫。

  “年纪大了,总要有个去处。总不能天天待在报社,今年还要赴京,倘使混得不顺,退回来养老就是。”

  “你岁数养老,那老夫岂不是混吃等死?”

  “哈哈哈哈……”

  听了老张的吐槽,李奉诫哈哈大笑:“兄长要是混吃等死,扬子江两岸恁多英雄,如何自处?”

  “休要说这酸话,你这里倒是厉害,才不久的故事,就编排了起来。”

  “横竖不是老夫掏钱。”

  李奉诫笑了笑,手指朝天指了指,老张顿时了然。

  这钱啊,怕不是李董掏的。

  当然了,李董不掏,赶着拍马屁的也会掏。

  说不定还跟魏玄成有关系呢。

  “说起来,你那两个弟子,还管不管了?一个上官金虹,一个李寻欢,如今在武汉,可算是声名鹊起。只是这名头,都在江湖上传,你说一个亲王,偏去睡大通铺,还带着工友火并,倘使流传开来,你这做先生的,怕是逃不脱。”

  “怕甚,命硬活得长,皇帝也要赏……”

  抄着手的李奉诫跺了跺脚,和张德进了大戏院,一边走一边说,“我就不信活不过洛阳宫的。”

  “……”

  一时无语,老张心说你小子现在是越来越藐视皇帝老子了。

  可仔细想想,倒也正常。

  换了新皇帝,怕不是“工友亲王”李寻欢也是个美谈。就算不是美谈……皇叔的身份摆在那里,怎么浪都可以接受。

  人李皇叔又没有学刘皇叔,四处流窜就是要起家搞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