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绝非偶然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绝非偶然

第(2/3)页

当民间势力通过海上贸易显露,进入到“扶桑地”之后,他们展现出来的财力物力人力,自然就成为了唐朝镇压“扶桑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需要这些民间力量,同样的,民间力量同样需要官方的那张皮。

  相互之间有了需求,于是就勾肩搭背,形成了现有的“扶桑地”资源分配格局。

  旧年扶桑小朝廷曾经的京城之一“难波京”,如今就是民间巨头们在“扶桑地”的大本营。

  这里有相当丰富的土地资源,还有不错的海港,加上离伊予岛又近,补给能力极强,镇压扶桑诸地“叛乱”的动员力也是极高。

  “难波京”被攻占之后,因为整个地区就是个极为广大的坡,唐朝民间武装,就把这个地方称作“大坡”。

  一般到了筑紫岛或者伊予岛之后,但凡港口妓院、赌场之中,都会有专门做跑路业务的掮客。

  因为大多都是做两岛前往“大坡”的业务,所以这些掮客,在两岛诸多据点中,又被称作“大坡客”。

  时间一久,连唐军上报给朝鲜道行军总管府的正式军报、公文中,也不再使用“难波”这个词,而是“大坡”。

  近两年辽州、徐州两个民间集团看上去是要争夺和泉山南,实际上是为了争夺“大坡”往东的贸易通道。两个民间集团在“大坡”做不了主,头上还有经营据点的唐军,所以想要有话语权,掌握“交通要道”也就成了必然。

  毕竟说到底,不管辽州也好,徐州也罢,他们在远海运输上是没有优势的,两家都严重依赖外部势力。而“大坡”往东,沿着大陆架的海岸线,可以做近海运输,这是两家都能掌握,并且有相当经验的。

  老张对于辽州、徐州争夺什么其实不感兴趣,但总的来说,这种地方势力在外延伸,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实际可用劳动力会增加,旧地区的新生儿数量,也会每年稳步增长。

  说白了,当徐州一部分的青壮以“冒险家”的形式离开乡土之后,他们对本土资源的消耗就大大减少,也就足够让徐州或者辽州中下阶层,有了更多的资源去养活更多的子女人口。

  同样的,当辽州或者徐州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