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无穷无尽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无穷无尽

第(1/3)页

  哐!

  “呼……”

  完成最后一组卧推,老张略微活动了一下,擦了擦汗,就踩着木屐沿着太湖湖堤随意地走了走。

  此时在望亭以西的泥沙滩里,正在刨蚬子的乡民极多。男女老少都有,头戴竹制的斗笠,裤腿挽到膝弯,一脚深一脚浅地在泥沙滩里捡拾着这太湖中的极品美味。

  和泥螺不同,淡水蚬子用蒜叶或者韭菜来烹制,味道极为鲜美。

  在这个没有味精的年代里,固然也可以用沙虫、海带、野生菌来提鲜,但食物本味溢散出来的鲜香,千几百年后也是难得一见的绝品。

  海产蛤蜊胜在肥美,口感绝佳。但淡水蚬子,尤其是太湖沙蚬,在老张非法穿越之前,已经是产量极少,而且因为水质太肥,导致沙蚬口感每况愈下不说,连仅剩的一点鲜甜也随之不见。

  “宗长,陆君来了。”

  “噢?师兄倒是快,叫他来‘月堤’这里。”

  “是,宗长。”

  小白师兄最近也很忙,因为望亭镇逐渐发达之后,扶风窦氏从咸阳迂回到了苏州。又通过苏州这边的人情,跟徐州崔弘道搭上了线。

  之所以这么麻烦,是因为窦氏和崔氏徐州房有共同的利益需求。

  崔弘道一直想要筹办徐州钢铁厂,但长期只能产生铁,粗钢生产比较粗放,产量也有限。

  再一个,崔弘道想要把铁器或者钢制品卖出去,渠道一直做不起来。谁叫他姓崔呢?京城那些大商号有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万一扔个莫名其妙的罪名过来,实在是血亏。

  可若是做散单,少了纯粹就是亏损,多了还是要看行销。

  而窦氏就不一样了,扶风窦氏本身就有百几十年的渠道和人情关系在。只要窦氏愿意,窦太后的招牌,还能打两代皇帝。

  除此之外,遂安公主李月的母族莫名其妙就跟扶风窦氏牵扯上,至于原本李月的母族到底姓什么,基本也没人在意。

  有了遂安公主李月这层关系,原本在润州的白沙马场,等于说就能借用扶风窦氏的名声。

  这是双赢的好处,窦氏正好也要借用白沙马场在出口贸易中的角色。在崔弘道那里,这是很有说服力筹码。

  三方两家一合作,徐州钢铁厂就不缺资金、劳动力、渠道、市场。

  在崔弘道的主持下,徐州钢铁厂的主营产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