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郑和航海图奥秘_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73章 郑和航海图奥秘

第(2/3)页

,难以提供有效的识别,无所凭依,往往以天象来确定航位  。  《郑和航海图》中就附有  《过洋牵星图》,  记录在印度洋地区的牵星航海  。明代《海道经》中,保存了一卷据元人底稿而绘成的《海道指南图》,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中国航海图中最早的一幅。

刘傻子教授说,到了明初  ,  郑和七下西洋  ,  总结的郑和航海术,主要记录在《郑和航海图》中,集中国古代先进航海科学技术之大成。该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  是一部最早的远洋航用航图,其中图文记载,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海洋爷爷说:“海道图的产生和出现,是人类海洋知识不断积累的结果,为人类进一步征服海洋,发展海上交通事业,提供了更多的  技术工具与技术知识。在海洋地理识别探测方面,也有较大进步。”

小波问:“没有指南针,人们怎样航海呢?  ”考古学家张洪德教授说:“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凭天象、天体来识别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借太阳辨向。”

计算机姐姐沈琳特警说:“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航海是靠山形水势  及地物为导航标志的  ,  属地文航海,而以星辰日月为引航标志的,则属天文航海技术的一种。”梦弟问:“我想知道,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指南针的?  ”

海洋爷爷说:“至北宋时期,航海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已能利用指南针进行海洋航行。指南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发明,宋代将其应用到航海上,解决了海上航行的定向问题  ,  也开创了仪器导航的先河。现代船上使用的磁罗经,是  12  世纪船用磁罗经传入欧洲后  ,  由英国人开尔文改进了的海军型磁罗经。”

刘梦石教授说:“两宋时期,航海技术的提高,最突出的是指南针的广泛应用。而指南针在南宋时期发展成罗盘形构,随着精确度不断提高,应用越来越广泛,海上航行,已逐步依靠指南针指示方向,比北宋时期更为进步,也促进了中外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对世界文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小明问:“罗盘是不是根据指南针改进的?  ”

傻子教授说:  “元朝时期,指南针应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将指南针许多针位点,连结起来,以标明航线  ,  称之为  “针路”,  以天干  、地  支和四卦  ,  作为航海罗盘上编排的航路方位  ,  这样  ,  海船航行更能精确地确定航向、把握航线。”

海洋专家高敏说:“元代航海中,指南针的应用更为普遍,也更为精确,明代指南针的应用,更为普及与精确。过去指南针的运用,主要是单针与缝针之法。但明人  《顺风相送》  中已经有‘  定三针方法’和‘  定四针方法’。虽然不详其具体应用方法  ,  但应该可以肯定,其航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