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2230章 资本博弈
第(2/3)页
从佤邦,为大家撬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现在,是我们联合基金会展现力量的时候了,集中我们的资金,跟着我,跟着关总,干这一票,成了,我们一起拥抱未来,分享万亿市场。输了……”杨龙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斩钉截铁,“我杨龙,第一个倾家荡产,赔给大家!”
他的魄力和之前筹款的成果,彻底点燃了在场众人的情绪。这些在乱世中搏杀出来的枭雄们,最欣赏的就是这种胆魄和担当。很快,一笔由联合基金会各方共同凑集的、高达近百亿人民币的巨额资金,开始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悄然向田文和程墨掌控的金融阵地汇聚。
两条战线,一明一暗,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关翡在国内“狼狈”地应付着魏家代理人的步步紧逼,而杨龙则在骠国拖着病体,为他筹集着足以逆转乾坤的弹药。一张针对魏家的大网,正在悄无声息地收紧,只等那最关键的时刻,雷霆一击。
帝都,某隐秘的私人会所内,田文、程墨与几位关键人物再次聚首。桌上铺满了风驰集团、魏家旗下核心上市公司(暂定名为“天工科技”、“远航资本”等)以及翡世相关资产的股价走势图、资金流量数据和股权结构分析报告。
“魏家通过‘南洋世纪’的郭永年这个白手套,已经开始接触我们抛出去的‘诱饵’了。”田文指着一条刚刚传来的信息,嘴角带着冷冽的笑意,“他们对翠府项目的股权和翡世传媒的控股权表现出浓厚兴趣,压价压得非常狠,比我们设定的‘底价’还要低15%。看来,魏见深是铁了心要趁火打劫,把我们往死里逼。”
程墨微微颔首:“贪婪是原罪。他们调动了多少资金?”
“根据我们监控到的渠道,前期收购风驰股份已经消耗了他们大量现金,加上维持自家股价,他们的流动资金已经捉襟见肘。这次为了吃下我们的资产,他们至少动用了三倍的杠杆,还从几个关系紧密的基金那里临时拆借了大笔资金。”田文分析道,“郭永年那边的谈判团队,口气大得很,似乎志在必得。”
“很好。”程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就让他们继续‘志在必得’。谈判可以拖一拖,偶尔放出点‘我们快撑不住了’、‘正在考虑更苛刻条件’的风声,吊着他们的胃口,让他们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陷进来。同时,我们在二级市场,要开始配合演戏了。”
接下来的几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
风驰集团的股价在“利空”消息(李钧协助调查、项目受阻传闻、大股东“疑似”减持)的持续打击下,一路阴跌,偶尔出现的技术性反弹也显得软弱无力。以田文和特区联合基金为首的“自己人”,开始按照计划,在关键点位“默契”地砸盘,制造恐慌性抛售。成交量时而放大,时而萎缩,盘面走势极其难看,牢牢吸引着所有空头和观望者的目光。
与此同时,魏家旗下的“天工科技”和“远航资本”等公司股价,却因为魏家前期投入资金护盘,以及市场对低空经济概念的模糊期待,维持着相对坚挺甚至小幅上涨的态势。这种反差,更让魏见深坚信自己的策略正确。
然而,在这看似明朗的局势下,两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一股是以田文、程墨为核心,联合了杨龙从骠国筹集到的巨额资金,通过层层离岸公司和隐秘账户进入市场,以及部分被程家、田家暗中说服的同盟资金,开始在风驰集团股价跌至历史低位时,不露声色地、分散地、持续地吸纳散户和部分恐慌机构抛出的筹码。他们的操作极其隐蔽,挂单分散,成交金额控制在监管红线之下,如同春雨润物,悄无声息。
另一股,则是魏家自身。为了维持自家股价的“繁荣假象”,并筹集资金收购关翡的资产,魏家也在不断调动资源,甚至不惜质押更多股权进行融资。他们的资金链,如同被逐渐拉紧的橡皮筋,绷得越来越紧。
就在资本市场暗战正酣之时,郭天凤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秘密会见了刚刚结束一轮“谈话”、暂时恢复有限自由的李钧。
李钧看起来清瘦了些,但眼神依旧锐利,只是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忧虑。
“郭总,情况我都知道了。”李钧开门见山,声音有些沙哑,“魏家这是要往死里整。风驰的股价……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