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开平八年的强盛大唐!_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8章 开平八年的强盛大唐!

第(1/3)页

太极宫,李元吉看着岑文本的奏折,脸上满是冷笑。

    “这些人,看见各地的运作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现在开始慌了啊。

    当初这些人可是强硬得很,又是发动叛乱,又是罢官,如今开始求饶,当真是讽刺啊。

    他们一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如今这些人,怎么不继续保持他们高傲的样子了?”

    对于这些人的不要脸,李元吉心中并没有惊讶,存活越久,就越是不要脸,这些世家,完全没了当初的道貌岸然与傲气。

    李元吉还以为这些人能够再坚持一段时间呢,或者直接全面造反,来推翻他,李元吉没有想到,这些人这么快就顶不住了,而且还表现得格外温顺。

    下方的岑文本同样满脸笑意,当初这些事情爆发,他可是担忧得不行,如今这些人这个样子,他是真的想笑。

    “陛下,臣认为,这些人即便靠拢,也必须要按照陛下制定的国策执行。

    另外,原本那些罢官之人,依旧保持陛下曾言,五代人内,不许入仕,不许经商,并且三代以内,不许出户籍所在地。

    同时,对这些人,一旦发现曾有贪污、欺压百姓等等罪证后,还将追究责任,包括那些世家,同样如此。

    在这一套运作之下,还应加强对这些世家的监管,以防有人再如之前一般,蛊惑庶民造反。”

    李元吉诧异的看向岑文本,他是真没有想到,岑文本这人挺狠辣的啊。

    但岑文本说的这些,很符合李元吉想的,这些人现在想要求饶,有的人晚了,有的人还来得及,但是嘛,那些人得接受他的条件,尤其是五姓七望。

    在他的大唐境内,他决不允许有这些牛逼的世家存在,有一个,他就打一个。

    “好,就按你说的做,这些你下去安排,想要来见朕的,你先去跟他们聊聊,要是他们还抱有幻想,那就算了。”

    岑文本应下后,李元吉随即说起了科举的大事。

    “现在各地的初试已经出结果了,共有八万三千九百二十七人要来长安赶考,你通知各地,对于这些来赶考的学子,尽量给与帮助。

    还有建立的考场,以及接待,要尽快完成,别这么多人来长安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考试的地方也没有,这会对朝廷的威望,造成极大的危害。

    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发生,明白了吗?”

    “陛下放心,臣考生的安置与考场的建设,这个月内就会完工,以供天下学子使用。

    并且设计的考场与安置规模,都是按照十万人的规模进行设置的,方便以后再次进行科举。

    同时,臣还让工部的人设立第二套设施,今后随着学院的建立,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后,学子的数量必然暴增,届时科举,学子必然更多,增设的第二套,可以有效满足届时科举的进行。”

    李元吉点头认可,对于这次科举,李元吉是非常看重的,可以说这一次是开创之举,只要这次办好了,以后的科举,都会在这一次的科举上寻找经验,进行更加完善的科举制度。

    说白了,这次就打头的,不仅是因为天下初定需要这次的科举来稳定人心,更是为以后的科举做出表率。

    接下来的时间,接连商议了不少事情,然而纵然制定了不少计划,如今他都得一步一步的来开始进行。

    在岑文本下去后,孔颖达仿佛在盯梢一般,紧随其后来到李元吉这里,开始与李元吉商议着科举制度的详细制定。

    一切谈定后,孔颖达又拿出教育部制定出来的试题,总共三轮测试的试题,李元吉全部看后,减少了一部分经义的试题,主要放在实事政务上,以及地方治理上,增加这些方面的试题。

    孔颖达想要反对,但最终反对无效,只能按照李元吉所说的开始执行。

    在敲定这些事情后,李元吉又开始扩大工科学院的规模,开始加大对工科学院的宣传。

    如今的工科学院,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原本岭南五府的人的子嗣可以直接进,但若是其他地方的,全部都要接受背景审查,这是李元吉担忧有人学成之后,会拿出去背叛他。

    工科学院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