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解决人才困扰,孔颖达的私心_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 解决人才困扰,孔颖达的私心

第(2/3)页

就看他怼不怼孔颖达就完事了。

    孔颖达听后收起笑意,满是庄重与严肃。

    “大王,臣所来,便是为了此事,若是各府各州全部建立学院,教师必然不足,如今大王缺少人才,几乎人尽皆知,故而臣想着,可以现在目前人口最多的广州府与雷州府进行。

    若是只在两府建立相应学院,教育部可以安排得过来,只是需要分配下去的老师多辛苦操劳一些了。

    同时,将国学建立起来,寻找一些好的苗子,哪怕少都无妨,都可以先行建立,因为这些学院的建立,也无法快速为大王解决人才之虑,但尽快建立,可以尽早解决此难。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教育部除了要肩负起学院的建立,还有大王新下封地,尤其是云州府、真州府、泰州府、西州府、吴州府,以及现在大王正在出兵的吐蕃与倭国之地,包括西扶州在内。

    这些地方都需要人前去,让这些地方的人能够尽快使用汉语,不再使用他们原先各自国内的语言,这件事同样需要人手。”

    孔颖达停顿一会,见李元吉认真听着,继续开口。

    “至于越州府与吕州府、宋州府,越州府本就大部分人都会汉语,困难较小,吕州府与宋州府几乎都是迁移过去的汉人居多,情况同样比较小。

    唯独就是臣刚才说的那几个府,若是一起展开,根本没有这么多人。

    现如今教育部将广州府与雷州府学院建立,以及老师分配下去后,无法同时对那些地方展开语言统一事宜,唯有分批进行。

    故而,大王若是要教育部全部同时进行,那便请大王为教育部再调配一些人手前来。

    若是大王无法调配人手前来,那么臣就只有分批开始进行,时间虽相对会久一些,但大王亦能更早受益。”

    听着孔颖达说了这么多,李元吉是明白孔颖达的想法了,这是孔颖达想要先开展学院,以学院为重,统一语言为次,同时分批进行。

    因为人手他是没法调配的,孔颖达也知道,如今还来找他,这样跟他说,显然这个老匹夫就是笃定李元吉只能这样选,不然这货恐怕就要撂挑子不干了。

    李元吉也在沉思,无论是学院建立,还是统一语言,都是必须要完成的,但其中的主次,必须要确定好。

    学院的建立,确实可以让他尽快受益,如今建立这个学院,确实也为他提供了一些基层的官吏,解决了他很多困扰。

    至于统一语言,虽然要做,但他坚信,他对这些地方的统治,绝不会是短暂的,只要他还在,这些地方必然是继续被他掌控在手中,那么语言的统一适当推迟,也可行。

    而且学院的学子一旦毕业,无论是启蒙学院毕业还是州学、府学毕业,都可以进行分配,只是用途不同罢了,但语言这块,都是能够胜任的。

    想通这些,李元吉随即看向孔颖达。

    “冲远,以后想要做什么,直接说就是了,不要绕这么多,还威胁起我来了,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伱所说的,我可以同意,先行在广州府与雷州府进行学院建立,启蒙学院改为县学。

    接下来你对接好景仁,广州府与雷州府两地,不说每个县,但至少两个县就要有一座县学,州学与府学都要同时建立起来。

    至于国学,暂时先搁置吧,这国学建立起来,也没有合适的学子,而府学与州学,可以按照如今的学院,先行这样尝试教导,等县的学子上来,各府学、州学便摒弃现如今的招生,按照你说的来开始招生。

    而各府语言的统一,西州府、泰州府、吴州府、真州府,这四府之地可与韦云起对接,韦云起是个大才,你与他交流此事后,应是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而其余之地,西扶州为先,其次,无论你怎么安排,都要给我将去倭国的人预留出来!”

    启蒙幼儿园?听着就像是一个幼儿园似的,哪有县学听起来霸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