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四国来使,李元吉要搞事_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 四国来使,李元吉要搞事

第(2/3)页

到什么时候,你这就说了?

    你真是气死个人,从现在开始一个月,不,三个月内,不许饮酒,要是让我发现三个月内你敢饮酒,看我怎么收拾你。

    赶紧滚蛋,看着碍眼。”

    谢叔方没有丝毫反驳,当即溜了下去。

    李元吉满是苦笑,底下大将有这样的心,本来是好事,但是如今他的实际情况,却是无法支撑这样的事,吃的粮食都快不够,哪里还能去打仗?若是为了打仗而打仗,指不定哪天就把自己也给打没了。

    这件事过去,好在苏定方也没有再提,李元吉让他又组建了五千新军,现在一天忙着操练新军,其他的都没时间去琢磨了。

    这一日,谢叔方匆忙走了进来。

    “大王,林邑、扶南的使臣到了,另外还有一个消息,真腊、堂明(堂明国,三国东吴孙权时期的称呼,在李治时期被灭亡,成为文单国与真腊一部分,而真腊也分为一南一北,北为陆真腊,南为水真腊,陆真腊也就是文单国)也派来了使臣,两日后到。”

    李元吉一愣,林邑派使臣来,他大概能猜到原因,因为席君买与刘仁轨正在攻伐林邑,肯定是范梵志打不过,忍不住了,派使臣来了。

    至于扶南、真腊、堂明这几国,李元吉是真没有想到,这几国与大唐的交流都不深,除了堂明勉强有一些,但也不多,真腊与扶南就更不用说了,或许是因为如今大唐还没有强盛起来的原因。

    但这三个王国派使臣到他这里来搞什么?不应该去长安?

    想不通的李元吉随即也不再去想,当即看向谢叔方。

    “将这事告诉景仁,让景仁先去见见,摸清楚他们的意图,我再决定见不见。”

    李元吉来兴趣了,平日里没人来,如今一来,直接来了四国使臣,虽然是四国,但在李元吉眼中,其实就是三国,因为林邑他完全没有看成一国,毕竟马上就要成为他的封地了,成为他的越州府了。

    李元吉在王宫静静的等着,直到晚些时候,岑文本才来。

    “景仁,可知道他们所来是因为什么事了吗?”

    岑文本脸上露出笑意,李元吉看后也是心神一松,看来是好事情。

    “大王,臣已经清楚了,林邑的人前来的目的就是希望大王停止对林邑的攻伐,范梵志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请大王退兵,另外范梵志还向长安也派去了使臣。

    而扶南使臣这次过来,是求援的,真腊国王巴法瓦尔曼,也就是尔曼,为先扶南王之子,但早前与真腊公主成婚,在上一任真腊王死后,尔曼就成为了真腊新一任的国王。

    这位真腊新王,一直对扶南虎视眈眈,想要稳固自己的王权,几度对扶南有用兵想法,通过大军威慑扶南,让扶南王斯顿传位于尔曼,斯顿如今年纪较大,已无多少时日,但拒绝了尔曼的要求。

    尔曼便是准备对扶南用兵,之前斯顿与范梵志谈好,扶南若是遭到真腊进攻,范梵志出兵帮助扶南,但如今范梵志自身难保,扶南派人前来的意思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大王的帮助。

    至于他们没有去长安的原因,是因为长安太远,时间恐怕来不及,得知岭南是大王封地,林邑也将要被大王灭国,所以才会来求大王。”

    李元吉听后,便是沉思起来,如今岑文本说的这些,若是没有扶南使臣前来,他哪里能够知道,从这里也能看出,如今大唐对外的交流,还是太少了。

    而且从这些事也能看出,大唐如今在周边各国的影响力,并不大,准确来说不是不大,而是有点弱了。

    要知道在大唐鼎盛时期,安西、安南、安东、安北四大都护府建立,周边各国,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做的一点,那就是要取得大唐的同意,不管是征伐,还立新王,都必须要派遣使臣前往大唐,获得批准后,才认可周边各国立下的新王。

    就像百济,在现在百济王武王扶余璋死后继位的义慈王扶余义慈,就因为不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