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七章 叶大胆组织的夜袭
第(1/3)页
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九日夜,
林凡率领着三团、四团已经进入了桐城。
一个白天,他们长途行军,从太湖赶到桐城。
战士们都非常疲倦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四团能够休息的时候,
他们还要连夜赶路,
四团需要在明天早晨之前赶到舒城。
陈四川率领着一团,这个时候还在紧张地赶路。
他们是要在明天早晨天亮之前赶到合肥。
按照陈四川的计划,
一团是要同时进攻合肥城市,
并且还要把合肥机场破坏掉。
上次抢了天柱山机场的飞机,
让陈四川一直高兴到现在,
白天的时候,
看到抢回来的飞机把鬼子的十二架飞机打下来。
陈四川就觉得兴奋。
这一次对合肥机场上的飞机,
陈四川当然也是有想法的。
但是这一回,一团对合肥机场的情况完全不了解,
鬼子在机场有多少?
鬼子在合肥的数量有多少?
这些陈四川全都不知道,
他对于手里的兵力不足,
一团的计划暂时就是破坏机场,
把机场里面的飞机全部打掉,
炸毁机场的油料库。
同时还要进攻合肥,
这样的任务对于一团来说,
算是非常艰巨的任务了。
为什么一定要进攻合肥?
这是因为鬼子第二军从合肥出发,
它的整个第二军有四个师团,
足足十万鬼子,
加上它们的辅助人员,
这个数量至少是十五万。
这么多的鬼子、伪军,
它们的后勤补给全在合肥。
一团不要说攻下合肥,
只需要把合肥的城市炸一炸,
就能够让第二军团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王睡不着觉。
陈四川的这个计划,
得到了林凡的高度认同。
为了这个计划,旅长都亲自前来接应,
这是陈四川没有想到的。
最初的时候,
他只是想着腾笼换鸟而已,
鬼子打舒城,一团打合肥,
各打各的。
一团打合肥,是打的鬼子之必救,
舒城对于特种旅来说,
倒没有那么重要。
并且舒城是死的,
就算是被鬼子占领了,
今后还是可以再打回来。
因此在陈四川的计划里面,
舒城已经准备放弃了,
白天的时候,一团偷袭了一把鬼子。
让鬼子损失了差不多三个步兵大队,
这样的结果大大出乎林凡的意料,
也让陈四川没有想到。
鬼子的一个步兵旅团一共有八个步兵大队,
这样的一次袭击,就让它们损失了差不多一半的兵力。
既然鬼子这么不经打,
林凡也相机改变了作战计划。
舒城不用放弃,
派出一个团去把舒城守住,
一方面等到鬼子撤退的时候,
可以立刻追上去再吃它一波。
另一方面,舒城离合肥不远,
可以更方便地接应一团回来。
最主要的是这一次的鬼子,
比以前那些鬼子的战斗力差了许多。
按照林凡的新计划,
两个团从太湖急行军过来,
三团补充到桐城,
配合叶大胆的六团把进攻桐城的鬼子拦截下来。
四团连夜前进,赶往舒城,
争取守住舒城两天。
等到一团攻打合肥的消息传出来后,
鬼子为了解救合肥,
肯定会把前来进攻舒城、桐城的队伍抽调回去的。
因为它们现在只有这两个地方才有大部队可以抽调,
其余各个县城里面的少量队伍,
抽调到合肥去,也于事无补。
就算是鬼子不从舒城、桐城抽兵回合肥,
四团只需要守上两天,
在太湖方向移交完防务的二团、八团、十四团也会陆续抵达,
同时还有六千人的辎重队伍抵达。
也能够集中力量打掉前来进攻的这两路鬼子当中的一路了。
然后再收拾另外一路的鬼子。
夜色降临,今晚注定不能够平静的了。
句容机场,李显正目送着一支飞行大队出发。
这是一支四十架攻击机的飞行大队,
他们是在趁着黑夜飞越长江,
飞到桐城去支援江北根据地的。
这些飞机,全是在新搬迁到广德去的飞机厂制造的。
说是制造,实际上有些夸大,
特种旅现在也只能够在钢材、线路上能够生产一些出来。
发动机和轮胎全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整架飞机,发动机、轮胎全是进口的,
其余各个方面已经做了自己生产,
特别是每一架飞机下面的四挺机关枪,
这是林凡特别设计出来对付步兵的武器,
在飞机两翼各布置了两挺机关枪,
在机腹正中,布置了一门三十毫米的火炮,
这门炮实际上是从防空炮改过来的,
射速快是它唯一的优点。
林凡设计的这一款飞机,有且只有一个用处:
对付步兵!
因此它的飞行速度慢,最高时速仅有二百七十公里,
最慢可以达到时速一百公里不坠落。
这是经过飞行员们多次试验才得出来的结果,
在飞机教材上,特种旅要求飞机最低时速保持在一百一十公里以上。
这样的飞机当然不能够用来在空中跟鬼子的战斗机作战,
但是用来对付步兵,那就是神器。
这支四十架飞机的飞行大队,
就是要前往桐城作战的。
按照林凡的指示,
这段时间里面特种旅一直在加紧从国外进口发动机和轮胎。
林凡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面,
抗战会越来越困难。
许多物资会越来越不好购买,
他要存点货才行。
李显对这些虽然不明白,
不过对于他现在的位置来说,
只要林凡的信仰不变,
他的所有命令就要听从。
毕竟现在是战争时期,
一切都必须为前线服务。
并且林凡打仗行,
搞钱似乎比打仗还在行。
前些日子,一次性地洗劫了鬼子五十多家银行,
给特种旅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正是有了这笔大钱,
特种旅才有了大量进口物资的本钱。
李显也发现了一种现象,
手里有钱,真的能够做成许多事情,
像前些天那样,德国跟鬼子早就结成了联盟,
但是它们的联盟在特种旅的黄金攻势下,
立刻就割裂了。
特种旅想要从德国进口的八十八毫米防空炮,
听说已经生产完毕,
各项手续,也都全部办理完毕,
即将上船启运。
特种旅从美国进口的发动机、生产设备,
购买的越多,
美国驻在句容联络员态度就越好。
鉴于特种旅对油料和化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美国人已经决定了要在南京与马鞍山之间建设一座炼油厂。
这个炼油厂的位置有些尴尬,
它位于特种旅的实控线内,
但是它又处于鬼子攻击范围内。
只要鬼子想要破坏这家炼油厂,
就能够非常方便地做到。
对于商人来说,战争、对错都不是问题。
这家炼油厂私下对鬼子许诺了:生产出来的产品,
一半运到南京销售,
一半就地销售。
资源匮乏的鬼子,它们每天都在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石油、钢材这些战略物资。
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购买这些油料的货币要用本国货币结算。
美国人提出价格要提高两成。
双方各有打算,终于达成协议。
林凡心里清楚:它们之间这样的合作,
不可能长久的。
今后鬼子终究会去偷袭珍珠港,那就是合作的结束。
现在许多美国商人还在鬼子身上下注,
它们认为鬼子一定会是战争的最后胜利者。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一个道理,谈道德的地方。
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斗争,
从来都是赢家通吃,输家一无所有。
特种旅治理下的句容根据地,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里不但有人,有钱,
还有安宁的环境,当前整个东亚最好的治安,
物资稳定,
从任何一点来说,这里都是最好赚钱的地方,
也是最好生活的地方。
以前那些在上海滩上赚钱的人们,
许多都开始向句容这个地方涌过来。
人**发式地增加,
让李显可是操碎了心。
这些日子里面,
李显已经把各个县城里的治安人员增加了三倍,
又把县城和各个村庄的保安队也扩编了许多。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加人手,
保证根据地里的治安,
另一方面就是这些人都会参加军事训练,
为特种旅储备预备役的兵员。
霍华德·休斯的柴油发动机生产厂已经开工,
还没有正式投产。
这个工厂是林凡最看重的,
甚至比起对武器生产线还要重视一些。
林凡清楚:两军交战,
不只是士兵们在战场上的拼斗,
更加比拼后勤供应。
试想一支队伍长期吃不饱,穿不暖,
武器弹药供应不上,
这样的队伍能够坚持一场战斗,
难道还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特种旅自己能够生产发动机,
就可以生产各种小型运输工具,
无论是用于生产还是用来给队伍运送补给,
这都是极为方便的。
林凡对后世那种小型拖拉机,
可是有感觉的。
他认为,现在这种情况下,
还能够做得更小一些。
像特种旅现在的火箭炮,就是用这种柴油机作为动力拖动的。
林凡的想法很多,
根据地里面的事情更多。
这些事情李显全部都要操心,
这段时间里,李显又瘐了一圈,
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整个特种旅地生产他要管,
难民的收容和管理他也要管。
随着特种旅从国外进口的粮食源源不断地到达港口。
句容这里,终于完全放开了接收难民的限制,
不但如此,李显还特意请人在报纸上宣传:
想吃饭,到句容!
吃饱饭,到句容!
人到句容不用愁,
吃饭穿衣有人管!
……
这些都是林凡的要求,
林凡清楚:人口才是一切的根本,
根据地要强大,
先得要有一个强大的人口基础,
人口基数有了,
一切都有可能。
这些时间里面,
句容同时有上百个工厂在建设,
每天都有新工厂开工,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
按照林凡的要求,
特种旅这段时间,
把各个团在各个县绘制出来的地图合并一起,
从中间寻找出来适合开荒的地方,
把那些新到句容的难民,
军事化管理,送到各个地方去开荒,
暂时由特种旅借给他们粮食工具,
帮助他们修建房屋,
等到有了产出后,
用出产的物资把这些粮食和工具、牲畜折价归还。
对于那些从黄泛区逃出来的人们来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