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罪有应得的汉奸_永不解封的档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二章 罪有应得的汉奸

第(3/3)页

在句容只呆了一天。

  又出发去了杭州,

  在这里有一个曾经打过交道的人,

  是代笠特别提醒的重要目标。

  上海滩三大亨里面唯一个投靠了鬼子,

  当了汉奸的张啸林。

  上海滩三个流氓大亨,

  黄金荣在鬼子占领上海之后,

  一直就隐居家中,不再出面。

  杜月笙带着家人出走香港。

  他们一个隐居,一个出走,

  剩下这个在投靠了鬼子的张啸林,

  一下子就成了整个上海滩里面数一数二的人物。

  它手下数万弟子,全都跟着它走。

  不但让代笠手下的情报人员在上海举步维艰。

  也让杜月笙的影响力和生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弄死张啸林成了许多人共同的想法。

  林凡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警告过它。

  让它不要跟着鬼子走,

  没有想到这个流氓大亨,

  终究还是走到了汉奸这一步。

  对于这种人,林凡从来都是除之而后快。

  按照代笠给的资料,这个汉奸最近在杭州。

  林凡从陆路,一路沿着溧水、广德到德清。

  一路上看到根据地的情况不错,

  各个县城里面,已经看不到战争破坏的痕迹了。

  城里那些曾经被鬼子炸毁的房屋,

  都重新修建起来。

  县城里面那些商户的生意都不错。

  自从特种旅把鬼子打跑之后,

  一直在对整个根据地的道路,通讯做投资。

  这就给了百姓们很多的工作机会,

  老百姓们的日子好过,手里有钱。

  城里这些商户的生意当然好了。

  林凡每到一个县城,都要去县城里的学校去看看。

  特种旅在根据地里的一大特色就是学校和夜校。

  所有适龄孩童必须要上学,

  所有长期务工的人,也必须要上夜校。

  只是对那些一直务农的人,才没有用到必须两个字。

  不过特种旅一直都在宣传,并且在政策上对上夜校的人有优惠。

  特种旅对上夜校的妇女,特别重视。

  按照林凡的理解,一个有文化的家庭主妇,

  可以影响一个家庭。

  毕竟按照传统来说,男主外,女主内。

  孩子跟母亲接触的时候是要长一些的。

  一个有文化的母亲,对后代的教育是有些不一样的。

  在广德的山林当中,林凡特意去看了特种旅的兵工厂。

  有了成熟工艺的产品,就在这里来进行生产。

  现在特种旅已经在把自己的生产基地逐步分散。

  在宜兴主要是研制舰船。

  其余的产品都放到广德来了。

  特别是飞机和火箭弹的制造,这是特种旅现在自己能够制造出来的最强大武器。

  林凡原本想要发展的大口径火炮,现在还无法进行试验。

  大口径火炮动辄十多吨,必须配备牵引车。

  或者直接研制成为自行火炮。

  而这些不但需要有火炮制造技术,还需要汽车制造技术。

  这对特种旅来说,技术要求有些高。

  单单只是大口径的炮管,就是一道非常难以迈过的坎。

  因此林凡暂时决定集中力量全力发展火箭弹。

  这种武器对发射筒的要求不高,

  主要的是现在特种旅已经有了一百二十毫米多管火箭炮的成功经验。

  现在正研究二百四十毫米的火箭弹。

  这是林凡在军事上要大力发展的方向。

  另外就是对步枪的改进,原本要几年后才会出现的AK47在广德已经制造成功。

  各个部件的工艺图纸都已经完成,就等着机器安装调试完毕,就可以进行试产了。

  走了这一路,整个根据地里的情况,都是非常令人满意的。

  林凡清楚地知道:每一个政权,初创的时候,都有可取之处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个时候就需要政权自己的调整和自洁了。

  因此这一次出行,林凡每到一地,无论多忙,

  都对当地普通百姓家里看看,听一听。

  确保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最真实的。

  实际上林凡这是多心了。

  这里的根据地成立也才半年,并且又有大敌在外。

  在这种时候动小心思的人还少。

  走一路,看一路,林凡还是满意的。

  现在因为花园口决堤,以水代兵阻挡鬼子。

  虽然把鬼子的机械化部队给堵住了,

  但是给普通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林凡已经派人到洪泛区宣传:到句容去!到泗水去!

  在这两个地方,林凡都做了准备。

  到句容来的灾民,根据地会把他们分配到各个县里面去开垦荒地。

  组建根据地农场。

  或者让他们进入特种旅的矿山、工厂里面去。

  到泗水的灾民,全部按团组建农场。

  一切按照军队编制进行管理。

  这些灾民们大多身无余物,根据地要管吃、管穿、还要管住。

  为此特种旅前些日子从鬼子身上扒下来的那些服装、被包都派上了用处。

  在鲁南地区:

  每个开垦团都由三千人左右组成。

  分为十五个连队进行管理。

  所有人统一在食堂吃饭,大家最先做的是修建房屋。

  这些房屋都是这些人自己要住的。

  顾修明按照林凡管理特种旅的办法来管理这些灾民。

  鲁南支队当然无法对突然涌进来的十几万人提供不限量的粮食,

  也无法对这些灾民们保证天天有肉。

  但是顾修明给所有的灾民都是按照每人每天八两粮食进行配给的。

  逃难过来的这些灾民们,知道鲁南支队给他们每个人都是八两粮食每天的标准。

  大多数都对特种旅官兵们感激涕零。

  也有少数人,见到鲁南支队每天把成千上万斤的粮食发下来。

  由各个开垦团领在手里,再分到各个连队伙食团去。

  有些人就想着在这些粮食上动手脚。

  现在的灾民不只到了鲁南支队的根据地,更多的是到了别处。

  到处的粮食都在涨价。

  鲁南支队的大手脚,当然就引起了许多有心人的注意。

  这些人开始联合开垦团里的一些人:

  他们有意在做饭的时候,缺斤少两。

  克扣粮食,在这些人看来:

  反正这些粮食都是鲁南支队发下来的,

  大多数的灾民都是吃白食。

  每天有点吃的饿不死就行了。

  这些人没有想过:他们自己也是灾民!

  鲁南支队到了这边的人数原本就不多,只有四个连加上两个排。

  就算是后面又派了飞行队过来,真正受过长期教育的,就只有这些人。

  其余的人都是在战场上俘虏后转化过来的,这些人受到教育的时间还不长。

  现在有一部分人,就是这样进入了管理开垦团的队伍当中。

  那些灾民们,虽然没有接触到粮食,

  但是鲁南支队在各个地方都贴有告示,

  说明他们每人每天都有八两粮食。

  这些人从开始吃饭的时候,稀饭还能够立得住筷子。

  到后来能够照得清人影。

  好多人都敢怒不敢言。

  顾修明对开垦团的工作效率有些怀疑了:

  房屋修建得越来越慢,有些地方甚至停下来。

  他亲自到现场去看。

  只一眼,就大吃一惊:他到的就安排在泗水城外三十里的一个场子。

  整个场子里面的人,只看到十几个脸色红润的灾民。

  其余的全都没精打采,皮包骨头了。

  这个场子集中了五个开垦连,足足一千人。

  负责这里的贾有德见到整个根据地最大的长官来了。

  赶紧跑上来迎接。

  十几个脸色红润的人都跟在后面。

  那些正在筑墙的人,一个个有气无力,动作缓慢。

  顾修明走到一个老头子面前:

  “老人家!这房子修起来是你们自己住的。

  怎么这么不出力啊!”

  老头子看了他一眼,张了张嘴。

  看到陪着他身边的那些人,一句话都没有说。

  陪着顾修明一起过来的贾有德大声呵斥:

  “长官问话呢!你聋了吗?”

  老头子这才有气无力地说话:“我老了,干不动了。”

  顾修明不再说话,就站在这里看着这些人筑墙。

  贾有德赶紧说道:“顾团长!今天中午在我们这里吃饭吧!我们今天有鸡!有鱼!

  还有酒!”

  顾修明奇怪了:自己给所有开垦团,都没有配发鸡鱼这些的。

  他笑着问道:“这些东西是那里来的?”

  “换的!换的!”贾有德有些尴尬地陪笑。

  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这些东西都是自己用粮食跟别人换的。

  “用什么换的?”顾修明的脸色不好看了。

  ……

  贾有德无言以对。

  看着顾修明的脸色越来越差。

  “用了一点点的粮食换的。”他终于说了出来。

  顾修明生气了,命令道:“把这些人给我抓起来。”

  跟着他的士兵一拥而上,十几个脸色红润的人都被绑起来。

  顾修明看着那些已经停工,不再干活的灾民问道:

  “你们每天都有八两粮食,我知道吃不饱,

  但是也不应该饿成现在个样子吧!”

  刚刚那个老头子说道:“八两,二两差不多。”

  “你们吃的是什么?”顾修明问道。

  “可以当镜子照的稀饭。”老头子说道。

  顾修明不说话了。

  对贾有德命令:“带我去食堂看看!”

  他们这一行人还没有走到食堂的时候,

  就闻到一股饭香味道。

  那些灾民们也不修墙了,跟着一起来看热闹。

  走进食堂厨房的时候:

  顾修明看到正有一个妇女铲了一铲黄土往锅倒。

  他走近一看,气得眼睛都红了。

  锅里明显能够看得出来是稀饭,虽然不算稠,

  还是能够看到有米汤的样子。

  可是现在却被人加了一锹黄土进去。

  顾修明问道:“谁让你加黄土进去的?”

  他的眼睛在厨房里面扫视了一圈子,看到边上有一个大锅正在蒸饭。

  还有一个大盆,里面装了满满一盆的稠饭。

  顾修明指着正在蒸的饭问道:

  “这些饭是谁吃的?”

  刚刚往锅里添土的妇人不说话。

  顾修明冷笑着伸手,立刻有递上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

  见到他拿枪在手,

  那个妇人一下子就哭了出来:“这些干饭是贾团长他们的,

  往稀饭里添土也是贾团长的主意。

  他说都是要饿死的人了,

  加些土他们也得吃,还能够少用些粮食。”

  顾修明指着那盆稠饭问道:“这饭呢?”

  “这是我们几个留着给自己和家里人悄悄吃的,

  我们也吃不饱的。

  只能够偷偷吃这些。”

  顾修明看着锅里的稀饭,有些不解地问道:

  “那么多人,就这一锅怎么够?”

  刚刚那个老头子站出来:“长官不知!加上几桶清水,就够了。”

  顾修明还是不解:“你们都知道每天自己有八两粮食,被克扣得这么厉害,

  怎么没有人上城里去报告?”

  老头子手指头颤颤:“有两个年轻人说要去告状,

  第二天,人就不见了。”

  顾修明这次更加气愤了:“你们把人杀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