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断鬼子的粮道_永不解封的档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九章 断鬼子的粮道

第(3/3)页

股地流下护城壕里面去。

  中村兵卫中队、朝日正茂中队那些掉尾巴的鬼子们。

  这个时候再也不敢向前冲锋了。

  它们撒腿就向着富士翔大队跑过去。

  如同离群的孤燕,寻找队伍一样。

  一排、二排紧紧跟在这些鬼子身后。

  重机枪都不再开火。

  这些几十个鬼子残兵非常有用。

  它们拦在富士翔大队和一排、二排中间。

  让整个富士翔大队的那些鬼子们根本无法对冲过来的特种旅士兵射击。

  已经让整个大队前移到城门前二百米的富士翔大队长非常愤怒:

  这些胆小鬼,不但不能够对进攻临城有帮助。

  反而还阻碍了自己打击国军。

  战场之上,退下来的败军总是能够冲垮自家阵地的。

  富士翔大队长不愿意发生这样的惨剧。

  命令:“机枪扫射!”

  对它来说:这些从前线逃跑的鬼子,已经不是自己的手下了。

  整个富士翔大队现在虽然葬送了三个中队,又被城墙上面的炮火一直不停地轰炸。

  现在是剩下了四百多个鬼子的。

  现在四百多个鬼子接到命令:对逃过来的鬼子开火。

  中村兵卫中队、朝日正茂中队侥幸活下来的三十多个鬼子,眨眼之间就倒在枪下。

  一排、二排冲在最前面的六挺重机枪,见到鬼子发起狠来连鬼子都杀。

  他们也不客气:六挺重机枪也开始扫射。

  跟上来的五挺轻机枪也匍匐在地上,对着鬼子射击起来。

  敌我双方的距离不到一百米。

  富士翔大队长终于感觉到了:来自城墙上的炮火轰炸终于结束。

  它们这四百多个鬼子,只需要专心对付正面这一百多个国军。

  四倍于国军的兵力,让富士翔大队长信心满满的。

  就在这个时候,在它的身后,出现了一支十辆坦克的队伍。

  虽然富士翔大队长没有接到会有装甲中队前来支援的消息。

  但是那些冲锋过来的坦克,看那外表就清楚地知道:

  来自帝国的坦克加十!

  那些快速从背后冲过来的坦克虽然还没有开火。

  但是富士翔大队长半点也不怀疑,等到这些坦克开火的时候。

  就是对面那些国军颤抖的时候。

  欧乐志排长看到鬼子背后有坦克开出后,立刻命令:

  “土坦克停止冲锋,就地等候。”

  冲过来的坦克就是鬼子生产的,不过特种旅在坦克正面用木炭画了一只老虎。

  这是特种旅不成文的标记,最早出现在飞机肚皮上。

  现在出现在坦克正面装甲上。

  十辆坦克径直向着鬼子的阵地开过去。

  富士翔大队的鬼子们心里乐开了花:

  坦克刚刚出现,对面的国军就懵了。

  刚刚如同潮水一样的攻势,一下子就停了下来。

  现在他们只敢就地防守,完全不敢继续进攻了。

  富士翔大队的鬼子们,现在也不急着冲锋。

  它们要等着这些坦克冲在前面,它们跟在坦克后面,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

  一切都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六点之前占领临城!

  完全没有问题的。

  特别是城门到现在,还是开着的。

  突然出现的坦克,连城墙上面的守军都不再开火了。

  富士翔大队长满怀期待地看着越来越近的坦克队。

  十辆坦克开到距离它们三十米的位置。

  这才全部停下来。

  富士翔大队的鬼子们明白:这是让它们让开阵地,到坦克两去跟随着。

  步坦协作进攻。

  现在的战场上诡异地寂静起来。

  只有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再也没有枪声、炮声。

  富士翔大队的鬼子们纷纷站起来,向着坦克跑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十辆坦克的顶盖打开了。

  冒出来一个戴着钢盔的脑袋。

  钢盔也是自家的钢盔,不过这些脑袋冒出来后。

  立刻操作坦克上面的机枪开始了扫射。

  “你们打错了目标!”富士翔大队的鬼子们大喊起来。

  十辆坦克上面十挺机枪,全是对着它们在开火。

  这不是打错了目标是什么。

  鬼子乱起来了。

  一排、二排这个时候才开始继续冲锋。

  现在富士翔大队的鬼子们根本顾不得他们了。

  这些鬼子们被十挺机枪扫射,完全找不到方向。

  同是过些坦克又开动起来。

  更要命了。

  这样抵近扫射,让刚刚站起来,欢迎这支坦克队伍的富士翔大队瞬间就伤亡惨重。

  它们不得不立刻匍匐下来,这样能够保护一下自己多活上那么几分钟。

  很快它们就明白过来,匍匐在地上的痛苦比站直了还要惨烈百倍。

  三十米的距离,重新开支的坦克队伍径直碾压过来。

  那些来不及起身避开的鬼子,被直接压在履带下面。

  运气好的当场断气。

  运气不好的,生命力顽强的,半边被压碎了的鬼子们一个比一个叫得惨烈。

  它们现在只有速死。

  还有一些见机得早的鬼子,早早就开始逃跑。

  它们跟机枪子弹比速度。

  反正鬼子这么多,机枪子弹再快,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几百个鬼子全部杀死。

  一百米外的一排、二排这个时候开始对那些逃得快的鬼子点杀。

  战场最中间已经变成了血肉磨场,不用他们前去掺和。

  战场外面那些零星逃跑的鬼子,就成了一排、二排的主要目标。

  一个鬼子,往往有好几个士兵瞄准。

  华德泽在城墙上面看着坦克碾压过鬼子的主阵地。

  心痛地大喊:“放过那些机枪,我的机枪啊!”

  他亲眼看到一挺重机枪被坦克压进泥土里面。

  “一连太浪费了。

  鬼子再怎么碾压都没有问题,

  机枪不能够压啊!”

  只是鬼子的坦克里面没有无线电。

  开着坦克的一连士兵们,根本听不到二连长的心声。

  这一场战斗在十辆坦克的参与下,很快就结束了。

  打扫战场的事情,当然是二连来做。

  一连就只派出来了这十辆坦克过来。

  并且他们也不开回去了,按照封排长接到的命令:他们就在这里等着。

  整个队伍撤退的方向就是这边。

  这个地方到处都可能有鬼子、伪满军、各种各样的游击军、各路国军的部队,甚至还有土匪的队伍。

  林凡叹了一口气:这里太不单纯了。

  否则的话,两个连全部换上鬼子的衣服,伪装成为鬼子。

  一路潜伏进鬼子韩城,一鼓作气占领下来。

  该有多么好啊!

  可是各种势力都有,林凡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了不被误会,特种旅还不得不主动暴露身份。

  在每一辆坦克的炮管上,都系上国军的旗帜。

  坦克外面也让一连的士兵们坐上五个。

  以此来表明身份。

  特种旅把临城火车北站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老鼠跑进去,也会失望得流泪。

  林凡带着一个半连从临城撤退出来,带着两袖金风。

  还有半个连坐船押送物资向着韩城方向过去。

  富士翔大队全军覆灭,没有逃走一个。

  这个消息在特种旅撤出临城后,就送到了矶谷廉介师团长面前。

  虽然它派出去正面作战的富士翔大队没有送回来半点的情报。

  但是临城里面的那些汉奸们,却在特种旅刚刚离开后就活跃起来。

  它们通过电报,把临城发生的一切,全都报告上去。

  包括这是一支有着近五百人的队伍。

  并且还开走了主子的十辆坦克。

  这支队伍还打掉了主子的六架飞机。

  最重要的情报是:“这支队伍向着韩城过去了。”

  同样的情报,这个时候也在第五战区李忠仁长官面前。

  只看到情报上面那一行:六声炮响,鬼子的六架飞机全部爆炸!

  他就清楚是林凡率领特种旅干的。

  这个世上,李忠仁不相信,除了林凡,还有谁能够这样打·飞机。

  如果有这样的一个人,在国军内部早就当将军了。

  按照国军内部的军衔,团长就已经可以授将军的。

  旅长无论如何,最低都是少将!

  不过特种旅这支队伍,明显的不在常凯申授将军的计划这内。

  无论这支队伍如何的骁勇,无论这支队伍立下多在的战功,常凯申已经不会再给他们任何荣誉了。

  不管常凯申对特种旅有什么看法。

  李忠仁命令:“联络特种旅,我要知道他们接下来的行动。”

  最先联络上的是在北洛村驻守的三连。

  山华灿连长听到第五战区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林凡不在北洛,而是在临城的时候。

  只能够立刻联络上旅长,报告了第五战区李忠仁长官找他。

  林凡主动联络上第五战区。

  并没有隐瞒自己率领队伍跳出防线,突袭临城的事情。

  对于自己这支小队伍的下一个目标:“韩城!”

  林凡并不怕透露目标。

  实际上整个台儿庄地区,国军的兵力是鬼子的五倍。

  只不过鬼子的武器先进一些。

  但这并不是鬼子一直处于强势的主要原因。

  毕竟这个时候,国军跟鬼子的武器差距很大。

  但是这个差距,并没有十三年后的那场战争,两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武器之间的差距大。

  这个时候,国军兵务五倍于敌,却处处受制于敌,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

  整个国军队伍里面,战斗意志坚定的队伍不多。

  如果整个台儿庄地区的国军队伍,全都有三十一师、庞炳勋军团、一二、二师这样的意志。

  鬼子就真的是寸步难行了。

  林凡当然清楚,培养这样的一支队伍有多难。

  就算是上面这些队伍,也不是每一场战斗都能够保持着这种斗志的。

  正是因为这样,十三年后的那场战争,才会成为永恒的经典。

  让全世界,再过千年也不忘记。

  李忠仁清楚了特种旅攻下临城的时间。

  这个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台儿庄的压力会突然减轻了这么多。

  原因就在这里了。

  鬼子的粮道断了。

  后院起火,矶谷廉介师团长现在先要灭火。

  这是一个机会。

  第五战区的援军,正在源源不断地开过来。

  时间是最大的敌人。

  能够多一个小时,第五战区在台儿庄、在临沂的队伍就有可能会抵达一个旅,一个师。

  就能够让前线摇摇欲坠的防线,重新稳固起来。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