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只有特种旅在战斗_永不解封的档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只有特种旅在战斗

第(3/3)页

解地说道:“骑兵拼的就是速度。

  步兵火力不够,被它们冲进阵地。

  就非常被动了。

  刚刚你们虽然退出了阵地。

  但是并没有退出战场。

  把鬼子的骑兵拖入到村庄里面去打。

  运用有利自己的地形,化解敌人的有利条件。

  计划得很好,打得也很勇敢。

  二营的兄弟们都是好样的!”

  能够得到林旅长这么高的评价。

  贾营长一下子就找到知音了:

  “是啊!被动!非常的被动!”

  林凡愿意给二营六挺重机枪,也是看在他们刚刚阵地被鬼子冲进来之后。

  全营没有逃跑,而是退入刘家村继续坚持战斗。

  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才是林凡最愿意看到的。

  也只有这样的队伍,才有扶持的必要。

  贾承秉千恩万谢地带着六挺重机枪回来。

  跟着他一起过来的还有二排的五十多个人。

  他们全是过来帮忙分解马肉的。

  一排能够从刘家村搞到这么多的马肉,林凡是相当高兴的。

  对于林凡来说:

  “保障士兵们吃饱吃好,跟打鬼子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士兵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

  就不能够发挥出十分的战斗力。”

  尽管特种旅在北洛这个方向打得漂亮。

  但是对整个台儿庄战役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

  台儿庄外围的鬼子,还在继续向里面冲锋。

  它们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进攻。

  仿佛没有重点,想要全面开花一样。

  一直不停地对着台儿庄里面轰炸,进攻。

  台儿庄里面的鬼子,还是继续依托着里面的房屋继续顽抗。

  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兵力不多,火力足。

  这些鬼子们一直就依托着城隍庙,依靠庙里面的建筑高大、坚固,设立堡垒。

  让一直进攻的一八·六团毫无办法。

  下午的时候,天快要黑了。

  蓄势已久的鬼子再次集中所有的火炮。

  对着东面的寨墙猛烈轰炸,很快东面的寨墙也被炸塌。

  早就准备好了冲锋的两个鬼子步兵中队。

  乘虚而入,突破了台儿庄东面的寨墙。

  在一八·六团防守寨墙的队伍伤亡殆尽的时候。

  一下子就冲进来了。

  又一批鬼子冲进了台儿庄。

  现在鬼子已经把台儿庄里面的东、北两个方向占领了。

  三十一师第一八·六团仅仅只占领着西、南两个方向。

  台儿里面三十一师跟鬼子在对峙。

  台儿庄外面也是这样。

  这一天,第三十一师伤亡上千人。

  晚上乜子彬旅长视察台儿庄守军阵地。

  他对着一八·六团的官兵们说道:

  “现在鬼子已经进了台儿庄,战斗进行到了巷战阶段。

  是用手榴弹和大刀的时候了。

  而这两样,都是我们最擅长的。

  至少这个时候,鬼子的飞机、大炮、坦克、机枪作用不大。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还能够跟鬼子再拼一拼。

  为了防止鬼子放火,我军所有占领的房屋,都要把屋顶上的茅草拆下来。

  拆下来的茅草、木桩还可以使用。

  同时我们要利用火攻,鬼子占领的房顶上面也是茅草。

  可以用棉花沾油,用弓射击。

  城里的油坊、商行里面的物资尽你们使用。”

  第一八·五团王郁彬团长在白天的战斗中,大腿被子弹洞穿。

  他的伤口在包扎之后,王团长继续指挥队伍。

  天黑了,三十一师的官兵们并没有因为天黑就停下来。

  无论是台儿庄外围,还是台儿庄内。

  三十一师的官兵双开始了新的战斗。

  池峰城师长命令:“保持对鬼子全天的骚扰,要让鬼子合不上眼,睡不着觉。”

  王郁彬团长就是这样做的。

  晚上的时候,他命令禹功魁、汝心铭、古文照、秦应岐四个营长,各配一个工兵小组和两门迫击炮。

  向占据台儿庄东部的鬼子实施反击。

  四个营八门迫击炮,先打鬼子碉楼。

  一口气打出去五十多枚炮弹,然后各营出击。

  从这里就可以对比出来,双方的差距了。

  今天这一天,鬼子只是往台儿庄里面就打了三千多枚炮弹。

  一八·五团为了攻打碉楼,集中全营之力,也只打出五十多枚炮弹。

  实际上这些炮弹,对付用石头砌成的房屋,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前前后后,冲进台儿庄的鬼子已经一千多个了。

  它们在跟一八·六、一八·五团的战斗也死掉了两百多个。

  足足七百多个鬼子,被关在台儿庄里面。

  这些鬼子们,当然清楚碉楼失守的后果。

  它们现在守住碉楼,就是守住自己的命。

  鬼子全都是拼了命地跟前来进攻的三十一师官兵争抢。

  敌、我双方之间,对每一堵墙,每一间房,每一个院子都在不要命地争抢。

  鬼子的火力强大,国军这边的兵力多。

  三十一师用人命去堵鬼子的火力点。

  就是这样,鬼子被这些西北汉子们有要命的打法从一个个房屋里面赶出去。

  鬼子每次被迫退出一个院子。

  都会把整个院子点燃。

  黑暗中,还残留有茅草的屋顶被点燃。

  火光照见黑暗当中,影影绰绰都是人影。

  敌我双方就借着这些火光,互相展开厮杀。

  鬼子在支持不住的时候,向后退却就点燃这些屋顶。

  用来阻拦三十一师官兵的追杀。

  四个营的官兵们,冒着大火也在进行追击。

  尽管他们被烧得焦头烂额的,还是尽力拼杀着。

  鬼子拼死抵抗,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院子。

  国军官兵前赴后继,只为了抢回来每一块属于自己的阵地。

  激战到半夜,一八·五团也只抢回来三个居民院落。

  队伍的伤亡是非常大的。

  到了下半夜的时候,一八·五团终于停下了进攻。

  营长禹功魁作战英勇,当场被提拔为第一八·六团团长。

  代团长王冠王提拔为第三十一师副师长。

  下半夜,从开封过来的两个战车防御连抵达台儿庄。

  从第一战区调过来的侦察连也到了两个。

  他们接替着一八·五团四个营的工作。

  继续对鬼子进攻。

  池峰城师长命令两个战防炮连立刻建立阵地、投入战斗。

  这两个连的战防炮是自行火炮,并且还带有无线电联络设备。

  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设备了。

  二十七日凌晨,激战一战的台儿庄,又迎来了鬼子的飞机、大炮。

  到了现在,鬼子已经在台儿庄周围布置下了七十多门大炮。

  它们受了二十五日的惊吓,这些大炮不但布置得隐蔽,还有意布置到距离台儿庄较远的地方。

  对于这些大炮,林凡找不到位置,把它们没有办法。

  但是对于头顶上的鬼子飞机,林凡就有办法了。

  二十七日凌晨的台儿庄,天色微明。

  激战一夜的三十一师官兵们就算是在黎明清冷的空气中,还是感觉到了丝丝的疲惫。

  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硝烟味道,一刻不停地提醒着这些官兵们:这是战场!

  就在这个时候,台儿庄远远近近,又有鬼子打过来的炮弹落下。

  连绵不断的爆炸声,四处响起。

  就是这样的轰炸,鬼子明显的还不满足。

  矶谷廉介师团长当然没有满足:

  虽然它已经知道了,在台儿庄有一批轰炸机被打下来。

  但是这两天通过对台儿庄的战斗。

  前线的第六十三联队,那么多的炮火轰炸,并没有招来守军强有力的炮火反击。

  这就让矶谷廉介师团长有了一个错觉:上一次只是巧合。

  甚至上次打下飞机的国军,已经在自己炮兵强大的火力轰炸下被摧毁了。

  因此它再次命令陆军飞行队轰炸台儿庄。

  不为其它,实在是台儿庄的反抗太激烈了。

  到现在为止,第十师团已经在台儿庄投入了一个联队的步兵。

  但是效果却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正在遭受炮火肆虐的第三十一师官兵们,看着天边过来一群飞机。

  那些飞机飞到近处,已经能够看得清楚:是鬼子的飞机。

  这个时候从台儿庄北面飞起一条条的火线。

  这些火线,从地面一直连接到空中。

  连线上了空中正准备俯冲的敌机。

  一架又一架被连线的敌机凌空爆炸。

  激战一夜,正有些疲惫的第三十一师官兵们。

  无论他们是在台儿庄内,还是在台儿庄外围阵地。

  看到这一幕,全都欢呼起来。

  天空中鬼子飞机的全灭,给了所有士兵们莫大的勇气。

  这些已经连续战斗了三天三夜的士兵们,只凭着一个不屈的信念在支撑着了。

  林凡打掉鬼子的飞机,就是给他们最好的鼓舞。

  这个时候,鬼子的坦克第十二联队,再次出现台儿庄西侧。

  它们试图重演台儿庄北面的场景。

  这些坦克刚刚在西侧开始轰炸的时候。

  昨天晚上抵达的战车防御连,四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全部向着它们开炮。

  鬼子的这些坦克,从来没有想到过在这个位置还会遭到打击。

  新抵达战场的四门战防炮,这一次直接就把鬼子开过来的十一辆坦克。

  打爆了六辆坦克。

  这样的战果,大大激励了守在寨墙上面的一八·一团三营官兵们。

  第十二联队剩余的五辆坦克赶紧逃窜,从这天起。

  它们再也不敢到台儿庄寨墙边缘过来了。

  战防炮是国军最新进口的自行火炮。

  打爆了鬼子六辆坦克,四门自行火炮受命立刻后撤。

  整个台儿庄防线上,鬼子的炮火是占绝对优势的。

  它们在损失了六辆坦克之后,立刻组织了在台儿庄方向的七十多门火炮。

  全部向着台儿庄西侧轰炸,把它们认为有可能隐匿着大炮的位置全部都挨着轰炸。

  这个时候,四门战防炮已经撤退到后方去了。

  鬼子的炮火还在继续,它们主要轰炸的就是西侧。

  虽然鬼子的炮火没有把战防炮炸到。

  但是它们把整个台儿庄里面的民房炸塌了无数间。

  并且在炮火的连续轰炸下,西侧的寨墙又被鬼子轰塌。

  又是两个中队的鬼子冲进台儿庄西侧。

  它们借着寨墙刚刚倒塌,防守的三营士兵伤亡惨重的机会。

  发起了猛烈攻击。

  防守西侧的一八·一团三营,全体官兵奋力还击。

  终因官兵被倒塌的寨墙掩埋太多。

  兵力不足,武器不如。

  全营官兵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伤亡殆尽也没有一个人后退。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