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八章 千里迢迢空降滕县
第(2/3)页
十一日白天。
阪下俊介飞行大队的鬼子们,继续对滕县及其周围的阵地进行轰炸。
宇佐川秀树飞行员在对滕县进行轰炸的时候,突然吃惊地喊了起来:
“阪下大队长,城西的这条路,昨天不是这个样子的吧?”
阪下俊介大队长看着城西外面的那条宽阔的大道。
心里也搞不清楚:昨天到底是不是已经存在了?
它有些疑惑地说道:“可能不是这个样子的吧!”
另外一个飞行员藤山聪太说道:“他们一夜之间修一条机场跑道出来。
难道是想要跟我们决战吗?”
它的话说出来,立刻引来了整个飞行大队这些鬼子们的笑话。
“这个笑话,太好笑了。
他们有自己的飞机吗?”阪下俊介大队长笑着说道。
它们这个大队已经轰炸这里好几天了,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国军的飞机出战。
不要说飞机、就算是国军的防空炮都没有遇到过。
只是零星地有国军用机枪对着飞机进行无畏的反击。
这种情况是阪上俊介大队的鬼子最不喜欢的。
每当遇到这样的反击,它们都会把用机枪扫射飞机的士兵打掉。
因为用机枪反击,是真的有可能击落它们的,虽然这个概率很小。
但是阪上俊介大队的鬼子们不希望下面的这支队伍,有这样的意识。
这些日子来,下面这支队伍对步兵的反击特别激烈,
第十师团原本只认为用六千鬼子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滕县占领下来。
结果打了快两个月,还是没有取得半点进展。
矶谷廉介师团长不得不增加兵力,到现在兵力已经增加到了一万三千个鬼子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它们还没有进展。
这就让矶谷廉介师团长非常的下不来台。
帝国最精锐的陆军对仗国军武器最差的川军,竟然寸步难行。
这已经在帝国整个军部传为一个笑话了。
特别是海军里面,已经在用矶谷师团这个名字,用来代表陆军无能的表现。
为了尽快攻占滕县,进而占领徐州。
矶谷廉介师团长已经接受了现实,正在申请调配更多的队伍过来。
今天第十师团的鬼子们正在对滕县外围阵地进行全面进攻。
从石墙、石马坡、两下店到直到香城、普阳山。
防守石墙、石马坡的五七零独立旅官兵们正顶着鬼子大炮轰炸,英雄奋战。
打退了鬼子三次进攻后,对面的鬼子终于认命了。
退下去后,不再组织进攻。
守在石墙的关德润连长看着阵地前面一堆坟墓。
心里有了计较。
指着那十几个坟堆对自己的连副说道:
“晚上的时候,派人在每个坟堆埋上一些手榴弹。
明天的时候给鬼子一个惊喜。”
刚刚关德润连长观察到了,鬼子冲锋的时候,总是会在那几个天然掩体位置聚集。
从这里到滕县还有三十公里,石墙、石马坡这些地方,只能够算是防守滕县的外围。
现在还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怎么样呢?
王铭章师长在滕县县城里面,听着各个地方打过来的电话。
情况还在掌握当中!
鬼子的进攻虽然越来越猛烈,整个防线还能够支持得住。
这就让人能够放心了。
只是他现在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了,两个月的熬战,已经把整个二十二集团军的预备队给消耗干净。
补充兵源一直不到,轮换部队的事情,还没有消息。
中央军汤恩伯军团倒是离这里不到一百里了。
这是常凯申对第五战区的支持。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忠仁对汤恩伯军团已经下达了三道命令。
命令他们立刻出发,支援滕县。
只不过他的命令在汤恩伯军团执行不下去。
现在的汤恩伯军团,一直用整个军团还没有全部集结到位。
拒绝出兵!
这种情况,跟特种旅千里迢迢过来支援滕县保卫战。
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今天上午从王铭章师长的汇报中,知道了机场跑道已经抢修完毕。
可以使用了。
李忠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把特种旅具体抵达的时候通知下去。
现在整个国家的空域,都是鬼子肆虐的场地。
李忠仁不想让自己的这次计划泄密。
井明达、柴力言、钱宜民三个机组在徐州接到绝密飞行命令:
“今天晚上要去句容,接特种旅一支队伍过来。”
对特种旅他们还是有些了解的。
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在句容的早晨,特种旅打下鬼子战斗机的场景。
现在又去接他们过来了。
井明达他们三个详细研究了飞行路线,晚上的时候,是可以直线从鬼子头上飞过去的。
现在这个时候,雷达还没有出现,鬼子也就无法在夜晚对他们进行拦截。
林凡终于收到了第五战区的密电:“今天晚上接人!”
他已经准备好,整个特种旅也已经准备好了。
通过空运去前线,李显也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准备工作。
现在他已经是非常有经验了。
弹药箱子外面又套了一个简陋木箱,每六箱弹药装一个木箱里面。
这样能够在上下飞机的时候,加快速度。
并且也是充分考虑到了陆地运输的时候,用骡马拖动的大车,直接把整个木箱抬上去就可以走。
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这就是李显总结出来的经验。
为了保障这支队伍的生活,李显还特地用这样的方法。
装了上千个罐头进去。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晚上的时候,第五战区派过来的运输机抵达了。
特种旅自己的飞机,上午的时候就已经停在了句容机场。
各种物资已经装好,这架运输机抵达滕县之后,是要马上回来的。
茅文星驾驶的侦察机经过检修,也停在机场待命。
他是需要一直跟着林凡他们这支队伍行动的。
今天难得有空闲,林凡努力又把小说多写了三千字。
远在纽约的尚月桂现在开始有些名气了。
许多人在报纸上看到了她用笔名爱丽丝发表的小说。
各大报纸,电台都在开始寻找这个叫做爱丽丝的新锐作家。
纽约时报也注意到了这个以前根本没有出现过的作家。
连载她这本小说的是一个叫做西街文化报的小报纸。
这几天时间里面,这份报纸的销量从以前的每天三千份。
涨到了现在的一万二千份。
报社的电话总是响个不停,全是读者打电话过来。
询问小说后续情节和作者情况的。
尚月桂自己就是记者,她清楚自己的目的。
混入纽约的上流社会。
现在虽然已经有人注意到了爱丽丝这个名字,但是这个热度还不够。
她要保持神秘感。
另一面,她不得不感慨:林凡这个人怎么这样优秀呢?
打仗厉害,写书也这么厉害。
她自己每天都在催促林凡早些把书稿传过来。
西街文化报已经把稿酬从千字五块钱,涨价到了千字一百块。
按照詹姆斯主编的要求,报纸的销量每增长一千份,就给她的稿酬增加千字增加十块钱。
并且在小说连载的第三天,已经给了尚月桂一个专栏。
詹姆斯现在最得意的就是那天对这个黄种女士的文章多看了一眼。
实际上尚月桂拿到林凡的小说,第一个找的就是纽约时报。
报社的大门敞开着,编辑打量的目光只看了一眼尚月桂。
就被她的肤色给惊住了。
先是问了她以前写过什么小说,在那些杂志、报社上面发表过文章。
听到她介绍自己在那个正在打仗的国家当过记者的时候。
不礼貌地打断了她的介绍:“我们只看你在美国杂志、报社上面发表的文章。”
对于一个落后国家的报社,威尔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去了解。
以至于他连尚月桂拿来的手稿一个字都没有看,就还给了她。
彬彬有礼地说道:“美丽的女士!我想你是一个新人,
你的稿件不适合我们的要求。
请你另找一家小报纸去试试吧!”
尚月桂就这样被请出了纽约时报的大楼。
后面她又找了好几家影响力大的报纸,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这才找到了这家西街文化报,这份报纸原先只是在西城区范围内有一些人订阅。
它主要报道的也就是西城区的一些事情。
当时的詹姆斯主编,也是因为无聊,无所事事才接了尚月桂的稿纸,认真看到了几页。
觉得还算通顺,反正他的报纸版面宽裕,这些日子里的广告也少了。
可以连载这本小说试一试,当时就定下了每期三千字,千字五块的稿费。
刊登了第一期小说的报纸,当天就销售一空,紧急加印了两千份,也销售一空。
这才让詹姆斯主编认识到了:自己捡了一个宝。
马上就联系上了尚月桂,给她涨了稿酬。
就这几天时间,西街文化报的广告位价格开始猛涨。
詹姆斯主编再也没有空闲时间喝咖啡了。
一天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不断地有人前来联系投广告。
尚月桂在发给林凡的电报中说道:
“现在每天的稿酬已经可以支持在纽约的消费了。”
林凡当然知道了:不要说千字一百,就算是千字五块的稿费,也能够让普通人在纽约生活下去的了。
晚上九点四十分,句容机场跑道的指示灯打开了。
现在的句容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以前的时候,夜间指引飞机降落,都是燃烧篝火。
现在通过修整的跑道,安装了一排排的指示灯,这可比篝火指引明显得多。
井明达感慨地说道:“这里变化真大啊!”
从空中看下去,整个句容再也不以前那样:
到了晚上就是漆黑一片。
现在的句容,到了晚上从空中看下去,已经有些星星点点的光明。
李显已经在让人给句容街道安装路灯了。
几排整齐的指示灯在跑道上面点亮。
清楚极了。
无线电里面传来机场塔台指挥的声音。
这一切变化得太快,让井明达他们感觉有些不太真实。
落地之后,林凡迎上来,请三个机组的人员休息一会儿。
井明达他们已经飞了近三个小时。
等到特种旅的装备和人员上齐之后,立刻就要回程的。
井明达指着机场问道:“林旅长!这里的变化太大了。”
林凡微笑着说道:“井机长,欢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