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林凡的初心_永不解封的档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七章 林凡的初心

第(2/3)页



  这次特种旅发枪,每个村子里面最少也发出去了七支枪。

  这就让有了枪支的这些人家,天然就抱成一团。

  再没有其他敢动那些歪心思了。

  并且特种旅还在宣传,今后还会对愿意保家卫国的人继续发放枪支。

  当然了,想要领取枪支,是需要事先进行军事训练的。

  这件事情,大家都能够理解:不会用枪,给你发枪做啥子?

  特种旅给这段时间积极支持自己工作的这些治安积极分子发枪。

  这可是一件大事。

  李显把这个消息通知到了淳化镇长萧文康、治安主任祖自强这两个人的时候。

  他们都激动起来,立刻就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正在淳化郊区挖坑埋鬼子尸体的这些人。

  冯学文就是这些人中间的一个。

  他是不淳化本地人,原先只是一个走村串户的小货郎。

  在淳化附近卖货的时候,张家村里的张老三看上了小伙子秀气,识得几个字。

  就把他招上门来做了一个倒插门女婿。

  张老三没有两年过世之后,冯学文在这张家村里就没有了靠山。

  一个上门女婿,在整个村子里面是没有发言权的。

  张老三还活着的时候,冯学文只是在家里抬不起头来。

  村子里面如果有人欺负他,张老三必定要站出来维护自己的这个上门女婿。

  张老三死了之后,冯学文第一次跟村子里面的人发生争吵就是为了春耕放水。

  渠水明明从他的田边流过,却不许他用。

  一定要等到这一路上所有人的水田都蓄满水之后,才许他挖开田缺放水。

  冯学文刚刚开口跟人家争论,就被整个村子里一人说一句。

  口口声声说他外地人,张家没有把他的田地收走,就已经是大恩了。

  从那以后无论是田地里面分水灌溉、还是田边地头的一些小争端。

  无论冯学文有理没理,都是他没理。

  这让他一直想要改变,却一直没有机会。

  特种旅来了之后,他感觉到了改变的机会。

  无论特种旅以前的修路,还是后来的农业新技术培训。

  晚上的识字扫盲班,冯学文都是最积极的那一个。

  正在抬着鬼子尸体的冯学文,听到萧文康镇长宣布的消息后。

  回到家里,高兴地对老婆说道:“桂花!明天开始,我们也能够挺起腰杆做人了。”

  张桂花这两年来也非常苦恼:家里就自己一根独苗。

  以前的时候,张老三把她当宝贝一样宠着。

  村里的长辈们也对她非常友好。

  一切都在招郎上门后,全村里的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

  张老三也给她解释了:以前的时候,人家看她是女孩。

  认为她是一定要外嫁的,这样张家留下来的田地、房屋都可以给村里的这些张家人吃用了。

  这叫吃绝户,现在她家召一个上门女婿,那些想吃绝户的人都没有了机会。

  人家的态度当然变了。

  这两年,冯学文、张桂花两口子反抗过、挣扎过,却没有什么作用。

  双拳难敌四手,他们家里只有两个人,怎么应付得来村里那么多对他们不满的人。

  知道明天自家男人手里会有枪了,张桂花心里也是非常高兴。

  特意多炒了一盘胡豆出来,又打了一盅酒出来,两个人一人一半。

  这就算是庆祝了。

  只有他家才四岁的女儿张招娣,不解地看着爹爹妈妈,不明白今天他们为什么为样高兴。

  淳化给地方自治保安队发武器,第一批虽然只发出去三百支。

  这是特种旅第一次这么做。

  当天的授枪仪式非常隆重,林凡、李显、甄胆小、吴远、萧文康、祖自强全都前来参加了。

  在授枪大会上,林凡特别强调:

  “这枪发给你们,不是为了让你们用它来对付自己的兄弟姐妹的。

  也不是用来为自己报私仇的。

  把枪发到个人手里,从小了说,是让你们能够保护自己的家人、村子。

  往大了说,是为了让你们多练习,保卫国家、保卫民族的。

  如果有人为了私人恩怨,开枪杀人的。

  无论他逃到天涯海角,特种旅也会把人抓回来正法的。”

  萧文康是知道冯学文家里情况的,在授枪完毕后。

  特别对他说道:“老冯!你一直以来就是积极分子。

  第一批发枪的名单里面有你。

  这都是你自己争取来的。

  你家的情况我们是清楚的,但这都是人民群众中的内部矛盾。

  是不能够动枪解决的,明白吗?”

  刚刚授枪的时候,冯学文已经从村子里面那些长辈的目光当中看到了羡慕的眼光。

  村长那个老头子还对自己笑着点了点头。

  这可是从冯学文当了上门女婿后,村长第一次对自己笑着打招呼。

  冯学文知道:有枪在手,一切都在变了。

  萧文康镇长这么不放心自己,他赶紧说道:

  “镇长!我知道轻重的。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些争执是难免的。

  我不会计较。”

  授枪仪式结束后,在回张家村的路上。

  整个村子里面一共有十九个人领到了枪支。

  他们个个胸前戴着大红花,所有人仿佛忘记了冯学文是外姓人这回事。

  个个都笑着跟他说话。

  这个考他的女儿懂事,那个说他家里的庄稼长得好。

  有话没话,每家人都有代表上来跟冯学文说上两句。

  长这么大,冯学文第一次感受到了张家村的人原来是这么的友好。

  村长特意对这十九个领到枪的人说道:“今天村子里面为你们庆贺。

  从现在开始,咱们村里有十九条枪了。

  看看还有什么样的土匪还敢来咱们这里。”

  冯学文笑着说道:“村长!咱们村子六百多口人,是一个大村子。

  接下来大家都好好干,下一批发枪的时候,争取再多一些人领到枪。

  到时候,咱们村里六百多人,六百多条枪。

  不但是土匪,就是鬼子也不敢来咱们这里捣乱。

  像李家村子那样,今天他们一个村子就发了六十七条枪呢!”

  村长连连说道:“还是冯娃子有见识,下回特种旅还有什么事。

  大家都积极些,不为别的,就为这支枪,做再多一些事也是值得的。

  更何况做工,人家也是给了工钱的。

  要是我们村子里有一百条枪,那可真的连鬼子也不敢过来的。”

  张家村里今天晚上的庆功宴,不但请冯学文,还请了张桂花。

  毕竟从理论上说,她才是这个家里的一家之主。

  其余十·八个今天领到枪的人,也都是全家都来了的。

  这是这么多年来,张家村子里面,除了每年祭祖之外最热闹的一天。

  萧文康镇长也没有想到,武器发下去后的反响会这么好。

  每天早晨,各个村子里面领到武器的队员们,都会在村口训练半个小时刺杀。

  这原本没有什么奇怪的。

  但是各个村子里,都有一批想要在下一次授枪的时候拿到枪支的小伙子们,天天也拿着一柄外观差不多的木枪跟着练习。

  所有村子里面的军事训练热情大大增加。

  就连现在特种旅提议让各个村子把各个村子之间的道路修整一下。

  最好是能够让牛车可以通过。

  立刻就得到各个村子的配合。

  这一次,各个村子还特别硬气地不让地方上出钱。

  他们自己出工、出力就弄好就是了。

  对派到各个村里的驻村人员的态度也大大好转。

  情况汇总到了李显这里。

  林凡微笑着说道:“既然反响很好,我们就把这种模式推广下去。

  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推广,慢慢来。

  同时也要让驻村人员,对村子里面的百姓们加大宣传。

  对那些外地来村子里的人,陌生人员到村子打听情况的。

  都让大家留意一些,让他们反馈上来。”

  李显这个时候才明白:林凡这是要把整个根据地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变成特种旅的情报人员啊!

  林凡笑着说道:“军民本是一家人,军爱民、民拥军。

  这样的队伍才是战无不胜,永远也打不垮的军队。”

  “明白了!军队是从人民群众中来,要回到群众中去。”李显恍然大悟。

  特种旅这两天虽然一直着整理内政。

  林凡还是天天关注着徐州会战。

  他是知道这次会战打得惨烈,特别是滕县保卫战。

  林凡这个时候突然有些迷惘了:

  现在特种连变成了一个特种旅,有了这么大的地盘。

  自己做事,好像已经有些前怕狼后怕虎的了。

  这是忘掉初心了吗?

  想想最初在四行仓库看到陈四川他们那批人的时候。

  自己是怎么想的?

  建立一支特种兵队伍,打鬼子!

  如今明明知道滕县正在激战,自己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在句容当一个旁观者了。

  脑海里面另外一个想法跳出来:“特种旅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期。

  工业基础正在建设,工业体系也在建立,一切都向好处发展。

  特种旅要打的是一场持久战。

  离开了林凡的特种旅就没有了灵魂。

  以前做的这一切都可能白费,这里的根据地也可以会失去。

  不能够冲动啊!”

  第二天李显看到林凡的眼里满是血丝,这可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他不由得大吃一惊:“你这是怎么了?”

  林凡想了想,终于把一夜考虑的结果说了出来:“我准备带一支队伍去滕县。”

  李显这次更加吃惊了:“你要去滕县?”

  这些天里,通过收音机,他们都是知道,那里国军正在跟鬼子第十师团激战。

  “可是我们这里离不开你呀!”李显想了想说道。

  “并且这里两地相隔千里,怎么去?”

  林凡说道:“昨晚我思考了一夜,在四行仓库的时候。

  我成立特种连的初衷是什么。

  现在我们的队伍扩大了,实力也强大了。

  也打下了这片根据地。

  今天如果鬼子在徐州作战,我们有能力却不出手相助。

  明天鬼子进攻武汉呢?

  我们要不要出手?

  特种旅不能够变成一个地方军阀一样的队伍。

  我们现在是可以对去滕县、去徐州的。

  老李!这次过去,我不带太多队伍,只带一个连去。

  特种旅刚刚才打退了鬼子两个师团的进攻。

  最近一段时间里面,鬼子都不敢有什么动作了。

  特种旅只要加强训练,对内做好地方管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林凡缓缓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