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进攻广德城_永不解封的档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进攻广德城

第(2/3)页

这些箱子、柜子里面找到一些值钱的东西。

  顺手就揣进包里,那些主人家对这么情况,都是敢怒不敢言。

  谁让人家手里有枪呢?

  安藤大介大队长绕着广德城墙,巡视着,除了东门,其余三个方向他都看到了国军士兵的身影。

  “围三阙一!”

  安藤大介大队长见到这种攻城时候,常用的方法。

  留下一个城门不攻,是为了让城里的守军知道有退路,可以不用负隅顽抗,也可以不用做垂死挣扎。

  但是安藤大介大队长知道:留下的这道门,并不一定就是生门。

  很多时候,这道门的远处,就是死地。

  很多指挥官都清楚这一点,等到他们真正兵败弃城的时候。

  那些人还是走了守军留下的那一条路,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被打怕了的队伍,能够苟活一时,算是一时。

  明知是陷阱,还不得不去钻。

  总是希望奇迹会出现。

  冯俊雅指挥着的炮排士兵们,正在努力把重炮弄上山坡。

  林凡刚才已经做了计划:用重炮对付广德城墙和城墙上面的那些鬼子。

  从句容出发一直到现在,他们这些重炮一炮未发。

  现在终于有了任务,全排的这些士兵们战斗意志高昂。

  山坡上士兵们已经把山坡上挖好阵地,就等着大炮进场。

  冯俊雅选定的炮兵阵地,肯定是极好的。

  只不过山坡上没有道路,汽车无法把大炮直接送到位。

  就需要士兵们和骡马拖进场。

  这些操作,对于八排一班的士兵们来说,都是平常训练过的。

  大炮就位!只等时间。

  约定总攻的时候到了。

  林凡亲自操作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朝着北边城墙缺口位置打出第一炮。

  特种连准备把缺口当做主攻位置,守护这边城墙的鬼子们,当然也知道这一点。

  中乡直人中队长,在这个位置布下了两挺重机枪,和半个小队的鬼子。

  另外还有半个小队的伪军。

  他们这些人凑足了一个小队,就在缺口的两边。

  刚刚拆下来的那些门板、箱子什么的,把整个城墙上面的跑马道,变成了一条坑道。

  林凡打出来的第一炮把缺口扩大得更大了些。

  随着第一发炮弹打响,一排两个班的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再次开火。

  八排一班的五门重炮也在开火。

  炮声响起,还在城墙上的那些百姓们立刻丢了手上的那些木板、箱子就向城下面跑。

  那些伪军们这次也不再监督了。他们有些人也想着跟着跑下城。

  中乡直人中队长站在下城的位置,冒着特种连的炮火轰炸。

  大声呵斥着:“回去!回去!”

  他手里挥舞着指挥刀,那些伪军们看着挥舞着指挥刀的样子。

  再也不敢继续向城下冲去了。

  中乡直人中队长也对卜风华中队长命令:“约束队伍,准备战斗!”

  他的声音冰冷,手枪挥舞着。

  整个卜风华中队的这些伪军们,一下子就不敢继续逃跑。

  不得不回到阵地上。

  中乡直人中队长看着刚刚才弄好了那些门板。

  迫击炮弹落在门板上炸开,竟然真的没有伤到下面的士兵。

  这可是一件好事。

  那些伪军们亲眼见到了新搞好的防御工事,竟然有这样的效果,马上就冲进那些搭了两层木板的坑道中去。

  中乡直人中队长防守的广德城墙北边,有好事。

  也有不好的情况。

  他原本布置在缺口位置的重机枪,在刚刚的轰炸中,已经有两挺被炸毁了。

  两个火力点连武器带人都随着城墙一起垮塌下去。

  原本只有六米多宽的缺口,现在已经扩大到了十几米。

  这就是林凡打出来第一炮的威力。

  一百五十毫米的重炮,用来拆这种泥土城墙,真正好!

  当然了,这样的炮弹,并不只是用来拆城墙那么简单。

  在缺口左侧的鬼子,被这一炮打下来,不只是有些鬼子和伪军被垮掉的那段城墙给淹没。

  在炸点方圆一百米范围内的那些鬼子、伪军们也伤亡惨重。

  六十米距离里的鬼子、伪军无一生还。

  六十到一百米距离内的鬼子、伪军只有运气极好的才能够活得下来。

  无论如何,鬼子躲在用木板搭成的坑道里面,还是避开了许多弹片的杀伤。

  这也让鬼子、伪军的伤亡减少了不少。

  但这已经让中乡直人中队长感到承受不了了。

  这还不是最让中乡直人中队长害怕的。

  让他最紧张的是掉在城墙上面的榴弹,竟然像是定点爆炸一样,上一枚在缺口位置爆炸。

  隔了一会儿,又一枚在离缺口位置一百米左右落下来了一枚榴弹。

  这就意味着缺口位置的左侧已经有近两百米没有一个士兵防守了。

  一枚上百斤重的炮弹爆炸起来,方圆百米范围内的士兵死的死,伤的伤。

  这种伤亡不是依靠炮弹碎片来实现的,它是通过强烈的地面振动达到杀伤目的。

  这就让人防不胜防了。

  就算是有了最新安装的那些门板也没有用处。

  这些门板能够防御部分的碎片,却防不住地面的抖动。

  安藤大介大队长在特种连攻城的时候,还在东城。

  他听着各个方向都有炮弹炸响,唯有自己所在的这个方向没有炮声。

  没有士兵攻城。

  这不正常!

  他只是对四分一直也中队长命令:“守好城!”

  立刻就朝着城北走过去。

  刚才他巡视的时候已经看出到了,南、北、西三个方向都有国军士兵。

  现在他就向着邻近的北边赶过去。

  听着巨大的炮弹爆炸声,安藤大介大队长心急如焚:

  凭借着多年的战斗经验,他能够听得出来那些爆炸的声音当中。

  有一百五十毫米重炮。这种重炮的威力,是让他现在的队伍无法承受之重的。

  现在他只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想要去亲自看看。

  万一自己的判断错误了呢?

  安藤大介大队长清楚,无论是广德的老城墙,还是卜世仁大队长刚刚建议弄出来的简单防御。

  能够防得了迫击炮,可能也防御得了步兵炮。

  但是想要防住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野战重炮,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野战重炮的爆炸威力,是自己防守的这座城最大的克星。

  安藤大介大队长心里急,受命防守城北的中乡直人中队长现在已经不是心急了。

  他的心已经死了。

  远处攻城国军的炮兵阵地,他们已经可以看得到了。

  但是他这里的九二步后炮,刚刚才打出一枚炮弹。

  就被许多从天而降的迫击炮弹、九二步兵炮弹砸熄火了。

  现在他只能够眼睁睁地看着对面山上那些大炮,不停地喷吐着火焰。

  对面那些炮弹,竟然像是被定点投射一样,每一轮炮弹当中,总有一枚炮弹隔一百米落下来一枚。

  他防守的城北这段一千米的城墙,又添了三个缺口。

  看着那些被炸过了的地方,再也没有一个士兵走动。

  伤亡到底怎么样,中乡直人中队长也不清楚。

  他站立的这个位置,已经能够看到有伪军从刚刚筑起的堡垒里面跑出来。

  只不过这些伪军们才跑出来,就发现了站在城墙边上的中乡直人中队长。

  看着中乡直人中队长铁青的脸色,这些伪军们不得不讪讪地再次钻回去。

  卜风华中队长躲在用刚刚抢来的那些门板架起来的坑道里。

  感觉得到城墙在颤抖。

  他自己的身体也在颤抖。

  如果有半点机会,他也愿意从这城墙上面跑出去。

  林凡开炮的时候,陈四川率领第一排的两个班就开始冲锋。

  他们现在距离广德城墙足有一千米。

  但是陈四川他们在重炮没有停火之前,只能够前进五百米。

  这已经是最前面了。

  不是每一个炮兵都有连长那样的能力,陈四川就必须要考虑到意外。

  林凡操作手里这门大炮,向着城北轰炸。

  每隔一百米距离打出一枚炮弹。

  现在已经是打出的第六枚炮弹了。

  中乡直人中队长,终于肯定:对面有一个神炮手。

  像他这样打过来,自己守着的城北,怕是一个人都活不下来的了。

  想到了这里,中乡直人中队长终于回头向着城下猛冲。

  他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那个神炮手上一次的落点还有二百多米。

  最多三枚炮弹,自己就要承受那些炮弹的颤抖。

  中乡直人中队长没有逃过这种炮弹轰炸的把握。

  不得不提前撤退!但这是他一个人的撤退。

  所有的鬼子和伪军们,躲在刚刚搭建起来的坑道里面,享受着门板的保护。

  有些鬼子还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头顶上落下来的炮弹在爆炸。

  但是他们这些躲在坑道里的人没事,完全没有事情。

  于是这些鬼子和伪军们也能够从容不迫地看着城外发起冲锋的特种连士兵。

  他们这些鬼子和伪军们,也能够看到那些冲锋的士兵们。

  冲了一段路程后,全部都停了下来。

  “这是那些国军士兵们害怕了吗?”

  卜风华中队长也是这样想的。

  他指点着距离城墙五百米的特种连士兵,得意洋洋地对着自己手下的士兵们说道:

  等到他们冲到近处的,给我狠狠地打。

  不要留情,今天只有我们能够打到他们。

  他们根本打不中我们。

  按照卜风华的想法,现在整个城墙上面都是堡垒。

  已经可以防御住进攻队伍的炮弹。

  那么自己这些人就是安全。

  就在这个时候,卜风华中队长感觉到脚下传来一股让人不由自主就抖动起来的力量。

  他依靠着城垛上也同步传递着这样的抖动。

  然后卜风华中队长感觉到自己的心在颤抖,肝在颤抖,全身各个地方都在抖。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感觉,无论是鬼子还是伪军,都有这样的待遇。

  他们就这么颤抖着,抖上一会儿,这些人开始七窍流血。

  许多人慢慢倒在地上。

  林凡打出去了十一枚炮弹,整个广德北边的城墙也就垮得差不多了。

  八排的重炮轰炸停止下来的时候。

  陈四川他们这才开始冲锋。

  还跟以前一样,前面是十挺重机枪推着,后面跟着抬了四块跳板的士兵。

  再后面才是一班的其他战士。

  队伍冲到离城墙一百米的时候,没有枪声。

  整个特种连的士兵们再次加快冲锋的速度,最后一百米冲刺了。

  冲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