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林凡的表演_永不解封的档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林凡的表演

第(3/3)页

詹森明白小犬纯一郎心里的想法:就是想要让军事观察团施加压力,让守卫四行仓库的国军也禁用迫击炮。

  只不过有一点小问题就是:昨晚开到今天凌晨的谈判桌上,一直就没有国军方面的人员参加。

  现在突然要让国军遵守这种无理要求,实施下去实在是有些难度的。

  更重要的一点:常凯申先生在这场战争发生之后,突然对美国的武器装备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

  在这之前他可是德国武器的狂热崇拜者。

  常凯申已经跟美国国内的军火商了二千万美元的武器订单。

  纳尔逊·詹森当然想要让这样的战斗,一直打下去。

  军火商们的订单才会源源不断地接到手软。

  小犬纯一郎决定做最后一次的挣扎:“那些士兵们现在做的都是无谓的抵抗。

  整个上海都已经是帝国军人征服的土地,他们坚守这样一个小小的仓库,完全没有意义。

  如果这些士兵用重机枪、高射机枪扫射煤气罐。

  这样的风险可是大家都不能够承受的。”

  他的话说出来,整个军事观察团的成员们的,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

  所有人都在沉思。

  这些人对于国军坚守四行仓库的目的,全都心知肚明:不就是想要博同情,求支持吗?

  这些外交官们都在冷笑:“战场上面得不到的,谈判桌上永远也得不到。”

  常凯申同学还是太天真了些:对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样的绝对真理,根本就没有理解!

  大家都不接话。

  这些大使们实际上也是想要了解一下日本人的军事实力。

  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多的。

  小犬纯一郎差点被敝出内伤,自己的挣扎,只是表演了个寂寞。

  没有一个人的支持,他的提议就这么被忽视了。

  相反的,这些观察员们,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对面用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做到了现在这样的效果。

  离观察团不到五十米的另一幢楼房的一个房间里,常凯申派过来的何香凝女士,手拿望远镜,看着对岸正在进行着的战斗。

  脸上的神情,显得有些激动:“五四二团打得很好!这炮打得准!打得好!”

  在她身边陪着的国军军官有八十八师的参谋长张柏亭。

  亲耳听到自己的队伍,得到这样的表扬。

  他心里喜滋滋的。

  说道:“对面指挥战斗的是黄埔四期毕业学员谢晋元,他的军事素质,军事理论都是非常好的。

  谢团长对国军的忠诚更是不容置疑的。”

  何香凝女士脸上的神情有些担忧:他们这样的孤军要在这里坚守七天,谢团长知道这有多难吗?

  张柏亭严肃地回答:“接受任务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

  何香凝不再说话,专注地看着对面发生的战斗。

  林凡对东、西两个方向进攻的鬼子各打出去了十枚炮弹。

  谢晋元有些不解:“怎么不给北面的鬼子来上一波?”

  林凡笑着说道:“迎接他们的有这些。”

  他指着的是刚刚制作成功的那些外面包着一层铁弹子的炸药包。

  “北面的这些鬼子,尽量不放过一个回去。”

  今天鬼子的进攻很坚决,守在外面的是一连长上官志标,看着远处鬼子冲锋的队伍被自己这面打出去的炮弹炸得四分五裂,到处乱跑。

  这些鬼子在寻找掩体!

  一连的这些士兵们,明显就比林凡的那个特种连军事素质强大得多。

  这些士兵们看着前面鬼子挨炸,一个个神色兴奋,指着前面的那些炸点,一个个的开始评论起来。

  这个士兵眼尖,指着飞在半空中还没有掉下来的一条大腿说道:“看看那条腿,好粗!”

  另一个士兵也不示弱:“那个头,好大!”

  上官志标连长看着远处的战况,笑着说道:“你们看好了,呆会好好打。给鬼子一个好看。

  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这些士兵都笑着说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东、西两个方向的进攻的鬼子,遭到迫击炮弹轰炸一阵后。

  两个中队前进的速度都慢下来了。

  他们需要分散前进,还要随时准备着迎接前方国军士兵们的打击。

  林凡站得高,看得远,见到东、西两边的鬼子三个、五个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立刻就送上一枚炮弹过去。

  谢晋元、杨瑞符和几个连长看着这些停一下,才打出去一枚的炮弹,总是能够炸起一蓬血雨出来。

  那几个担任观察哨的士兵,每见到一堆鬼子被炸死,都要欢呼一次。

  不是他们太容易兴奋,实在是国军士兵们,想要杀死一个鬼子实在太难。

  在上海的这两个多月里,国军士兵们跟鬼子作战:总是头顶着航空炸弹、舰炮的轰炸,面对训练有素的鬼子。

  这些鬼子的枪法非常准,身体素质也比国军士兵强上不少。

  这些士兵们,跟鬼子拼枪法,比不过。

  跟鬼子拼刺刀,也拼不过。

  更让国军士兵们气愤的是:鬼子还在攻坚的时候,使用毒气弹。

  鬼子进攻的时候,只要稍稍遇到的反击猛烈了些,立刻就会使用毒气弹。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