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三章:官制_大唐皇太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一十三章:官制

第(2/3)页

官衙是十官百吏,由此可见,这衙门里到底是有多少小吏了。”

  吏员制度,自从秦始皇以郡县制一统天下之后,就一直存在至今。

  历朝历代,对衙门里的小吏有着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的严管有的放任。

  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一点,一直没有人动过,那就是小吏的工资问题。

  在名义上,这些小吏跟朝廷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他们的工资,朝廷自然也不会负担。

  而县令也不可能真的事事都亲自去做,所以也不能没有小吏,但县令又不可能用自己的钱来给这些小吏发放工资。

  所以,这些小吏的工资,就只能以县里的公款来发放了。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碰到大方的县令,小吏的工资自然就高,但这样一来,县里的公款就少了,本来是用来修整水渠或搭桥修路的钱就没了,这就等于是侵害了百姓的利益。

  而碰到个小气的县令,小吏的工资低了,那他们又会想办法捞钱,搞到最的结果就是,只要去衙门那就要上下打点。

  最后倒霉得,仍然还是老百姓。

  所以李承乾想要给这些小吏一个官身,等于是把他们从临时工变成正式工,以此来杜绝一些恶习。

  如今,不论是他还是都督府,都不缺钱,养活这些小吏不成问题。

  魏征和周方也是干吏,二人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但这样干,会引发一个最要命的问题。

  一旦这些小吏都为官了,那以后的小吏是不是也要为官?这样一来,那以后的官员又如何安置?

  这岂不是成了官吏不分?

  这等于就是要动官制呀,不论是魏征还是周方可都担不起这种事。

  如今能当官的是什么人?

  朝中为官的,是大世家,地方为官的,是小世家。

  至于寒门,那简直就是少之又少。

  别看科举从隋朝到现在,大唐仍然在搞,可能出头的,那都是世家子。

  寒门每次能中举的也就两三个人,要么依附于世家,要么就去某个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