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绝地反击_乱清化学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83章 绝地反击

第(2/3)页

打回去。”众人纷纷慷慨激昂得说道。

  “赵将军,如果兄弟部队援救不及时,我们会不会覆灭?”这时候有个军官突兀得提出了问题,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沉默了。驻守尼布楚城的四万多大军已经只剩下了不足两万人,如果救援不及时,全军覆没也并非不可能。

  赵良栋没有正面回答,他用坚定的眼神扫视全场,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故事:“东汉永平十八年,戊己校尉耿恭率领数百人驻守车师后国的金蒲城,牢牢卡住了天山通往北匈奴的咽喉要地。恰逢匈奴十万大军来攻,我大汉儿郎不肯投降奋勇杀敌,始终坚守城池不失。此时恰逢东汉国内政权交替,朝野动荡根本无人管理西域事务,乃至于援军始终不至。汉军坚守日久粮食匮乏,他们煮铠弩筋革而食,以鲜血和生命拼死守卫城池,也绝不投降匈奴。直到建元初年,求援的范羌将消息送到长安城,汉章帝决定派兵救援,才将耿恭等人救了回来。待守军经历数年守城和长途跋涉,最终回到玉门关的时候,只剩下了十三个人。当进入关城的时候,他们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但依旧目光炯炯,手中紧紧攥着武器。”

  赵良栋的声音从低沉转向高昂,听得在座所有军官也都攥紧了拳头。他再次扫视全场朗声说道:“这便是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是东汉时期真实存在的历史。我华夏民族不断壮大有了今天的规模,绝非是一帆风顺的,正是有了这些为了国家民族不惜一战的勇士,才能让华夏民族的薪火代代相传。如今历史的机遇就摆在我们面前,守住尼布楚,华夏民族将迎来再一次的崛起,我们也将成为新的传奇。”

  “将军请下令,我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让俄国兵踏入尼布楚一步。”国防军11师32旅95团的团长马玉山猛然站了起来。

  “不错,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战死尼布楚又如何,为了华夏民族的复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