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6章 康熙改革
第(2/3)页
朕拟以皇商为主大量开办工厂。至于生产什么,可以看当地利弊而定。其三就是利用晋商票号,建立大清银行,为工厂集资。我们也可用刘磊的办法,以利息吸引存款。有了钱我们可以扩大工厂,再借助商人卖到各地去,以赚取高额利润。其四,朕也允许诸位臣工经商、开办工厂,所需土地皆可便宜行事,并免去三年赋税以资鼓励。”康熙这个诱饵不可谓不大,借助随意征地和三年免税的政策,将众多大臣的利益全都统一到了开办工厂上,让他们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事实上大臣们虽然顽固不化,却也知道钱是好的。朝廷对大臣经商看管很严,所以他们大多以家人或者家仆的名义开设商铺,从中赚取大量利润。如今康熙松了口,允许他们光明正大得开办工厂和商铺,这些大臣如何不高兴。
康熙借助双方的利益交换,以及隐晦地保证绝不效仿刘磊减租减息的政策,让众多大臣同意了改革措施。康熙立刻下达了几道命令,要求展开建立工厂和银行的工作,而众多大臣也纷纷开始了动作。
将工商业的缺口放开,任由大臣们赚钱,康熙当然知道其中的危险。只是他也很清楚必须给这些人足够的利益,才能让他们支持变革,让大清重新焕发出活力。至于其中的隐患,康熙自认为能够把控得住,只要他手里握着军权,便不怕这些人有非分之想。
在刘磊毫无所觉的情况下,大清帝国控制的各省开始了一系列小动作,以革新的名义效仿新汉帝国,开始了工商业建设。随着大清银行在北京成立,唐山炒铁厂、济南棉纺厂、洛阳榨油厂等一系列皇商和官办企业的出台,轰轰烈烈的清廷经济革命开始了。
就在康熙决定埋首建设经济,以期利用更大的体量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时候,中南半岛正爆发一场惨烈的战事。
黄帝纪元43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