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国情咨文_乱清化学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8章 国情咨文

第(2/3)页

制的,只是一项鼓励措施。因为华夏人有根深蒂固的多子多福观念,也不需要太多鼓励,最多只是表达政府的一种姿态罢了。但凡家中生育第三胎以上的孩子,只要向政府通报,都会获得五十斤大米和五斤鸡蛋的一次性奖励。虽然奖励有些少,但对于那些穷苦人来说,这么多粮食足够救命了。

  这三个政令得到了底层百姓和商人们的广泛拥护,毕竟这是有利农商的好事情,任谁都会支持的。

  只有第四个的政令很让一些人受不了,当然这就是减租减息政策的执行。这个政策对于贫苦人完全是好事,但对于地主老财,尤其是那些靠收地租活着的地主可就是晴天霹雳了。

  一成利息杜绝了地主们利用借款,让农民背上阎王债的可能,不超过三成的地租让他们每年拿走农民八成以上收成的日常变成了泡影。也就是说只要农民扎实肯干,人人都能得到温饱,反而是地主家的粮食恐怕不太富裕了。事实上如果照此执行,地主们都不可能再雇佣足够的护院了。

  刘磊减租减息的原因之一也就在于此,让地主们雇佣不起护院,从根本上减少地主武装的存在,可以降低他们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与此同时,土地的利润被削薄,也能驱使着地主们将资金投入利润更加丰厚的工商业中,从而刺激漳州府治下各地的工商业发展。当然如果有人脑子不灵,打算跳出来找死,刘磊也不介意杀一儆百。

  这份国情咨文兼政令发布一出,顿时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资,甚至盖过了年初耿精忠攻克钱塘县城,以及康亲王杰书被任命为大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南下江浙的塘报。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刘磊彻底得罪了他治下的所有地主老财。福建山多地少,能在这里成为大地主的本就都是致仕官员或者与官府勾结的劣绅,他们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一些软弱的地主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