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和珅藏宝_重生60年代纵横北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5章 和珅藏宝

第(1/3)页

这块“福”字碑,是康熙皇帝为祖母孝庄太后祈福所写的“福”字碑。融合了“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五种字形,右半部采用王羲之“寿”字写法,整体呈瘦长形谐音“长寿(瘦)福”。

乾隆年间,福字碑神秘失踪,后出现在和珅府邸,也就是现在的恭王府。和珅将其藏于后花园假山秘云洞中,与9999只蝙蝠雕刻构成“万福”布局。

1962年修缮恭王府时,福字碑在秘云洞重见天日,上面领导曾誉其为“天下第一福”,其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融合了康熙孝道、和珅权谋及清代宫廷秘闻‌。

金戈站在一旁,思虑良久,最终长叹一口气,还是放弃了将其收走的想法。这玩意,即便被带走,可想要在国内展出,那是根本不可能。主要还是名气太大,许多学者都认识。

既然带不走,但也不能白跑一趟。他在空间内探寻了一圈,发现不少张顺收集的陈年宣纸和朱砂。

随即开始在空间内调配朱砂,将其附于表面,一口气拓了十张福字碑拓片。随后又将其清理干净,转身看向一边的戏楼。

这处戏楼也有讲究,采用三卷勾连搭式纯木结构屋顶,未使用一根铁钉,完全依靠榫卯工艺拼接‌。

戏台由四根柱子承重,独木横梁支撑,确保视线无遮挡‌。

戏台底部埋设9口大缸,形成天然混响空间,使声音均匀扩散至每个角落,无须扩音设备即可实现混响效果,媲美后世专业音乐厅‌。

只是可惜现在已经被破坏殆尽,只留下四根承重柱和戏台下方的几口大缸。

金戈利用感知,站在角落瞧了一阵之后,微微摇头,打消了收取的念头。可其纯木结构的搭建,却让其深深映入脑海。

在探寻了一阵后花园,瞧着再没有值得出手的物件之后,他开始慢慢向着前面的主宅摸去。

记忆中的那批藏宝,应该就在主宅后方的罩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