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震惊军工部!这步枪是谁造的?_鹰派军工:重生50,为国铸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震惊军工部!这步枪是谁造的?

第(1/3)页

说着,苏铭咬了一口窝窝头,喝了一口清水萝卜汤,

说实话,掺了麦麸的窝窝头,真难下咽.....

“好吧.....厂长。”

过了一会,

苏铭简单吃完饭以后,

赵学军和卫建国将十几个厂里顶尖的师傅聚集在了新的厂房里,厂房中间就是刚修好的万能铣床。

工人们穿着简朴的衣服,皮肤黝黑,一双双眼睛中,闪烁着老一辈人才有的坚定眼神。

或许他们没有什么文化,或许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对龙国的热爱,溢于言表!

根据脑海中的知识,苏铭现场教这些工人使用铣床的办法,并利用万能铣床,制造制式步枪所需的工具,器材,和简易设备.....

苏铭兑换的56式步枪的制造知识,有两个,一个是56式半自动步枪(56半),另外一个是56式自动步枪(56冲)。

到底先造56半还是56冲,让苏铭犯起了难。

56半的好处是,结构相对简单,零件数量少,对机床加工精度要求较低,量产容易.....

且56半维护成本低,战士可自行保养,对润滑油要求低,其标配的三棱刺刀,符合志愿军刺刀见红的近战传统,

最重要是的......56半因仿制的是苏熊SKS步枪,射程为400米,射击精度高,弹夹只有10发,省子弹,后勤压力小,非常适合军工业凋零的建国初期。

而56冲,仿制的是AK47步枪,结构复杂,量产成本高,子弹消耗大,后勤压力大,保养依赖稀缺的高级机油......

它的射程只有300米,后坐力大,精度也差.....

好处是.....近距离火力压制能力突出,可靠性强,即便枪管掺沙子泥水,也能正常射击。

想来想去,苏铭决定将两把枪全都造出来,毕竟小孩子才做选择.....

至于最终采用哪一把,决定权交给国家。

苏铭将工厂工人分成两组,一组制造56半,一组制造56冲,

在制造方法上,苏铭用FNND铣床精度高的特点,加工击针,步枪的高精度部件,然后普通机床生产枪托,护木等其他部件。

分工结束之后,两个组迅速开动起来。

几天后,

经过苏铭和工人的不懈努力.....第一把56半自动步枪正式诞生!

因为56冲制造难度复杂一点,还得在需要几天,才能造出来。

当56半自动步枪被苏铭组装完成的时候,

尽管大家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卫建国等工人们还是吃了一惊......

谁也不敢想.....他们这样的小厂子,在苏铭的带领下,竟然真的生产出来了制式步枪,

“把步枪拿到测试场,备好子弹,准备测试。”

步枪到底好不好,还得实际射击之后才知道,

怀着的激动心情,众人来到了测试场地,

“赵师傅,你是车间主任,也是厂里的试枪员,这枪你来试。”

苏铭将56半交到赵学军的手里。

赵学军兴奋莫名,接过步枪后,其触感,重量,操控手感,都让他感到惊喜......

子弹上膛,瞄准,射击,一气呵成!

“砰!砰!砰!”

子弹声音清脆明亮,全部击中靶标。

“卧槽!好枪!”

“这是我这辈子试过的最好的枪!比小鬼子三八步枪大概强了一百倍!”

赵学军对56半爱不释手,眼神中全是对56半的喜爱,比媳妇还亲.....

“厂子,您可真是神了,这才几天,您就带着我们,把制式步枪造出来了.....!”

“太厉害了!”

再次望向苏铭的时候,赵学军已经把他当做半神来看待了......

五二厂那种万人大厂,都造不出来的制式步枪,你造出来了!

牛逼!

太牛逼了!

大学生不愧是大学生.....!

作为军工人......赵学军当然明白这把枪对龙国的意义,

这把制式步枪......无论是精度,射程,威力,都比龙国士兵手里的其他步枪要好上不少,

一旦开始量产.....解放军的战斗力最起码能提升一个档次!

当初自己讽刺厂长白日做梦,眼高手低,现在看来.....真该扇自己两巴掌。

此刻,技术员和其他工人们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嘶.....成功了,真的成功!咱们真造出制式步枪了?”

“厂长万岁!厂长万岁!.......”

“牛!实在是太牛了!”

“想不到,有朝一日,我也能参与制式步枪的制造之中,爹啊,我真出息了!”

“我咧个亲娘了!快打我两巴掌,这不是在做梦吧!”

“.............”

当56半试射成功的那一刻,工人们之前心中所有的怀疑.....都变成了无法形容的亢奋......!

他们欢呼雀跃,互相几击掌拥抱,脸上洋溢着自豪兴奋的笑容,

苏铭见状,摇了摇头:

“瞧你们那点出息.....这才成功一把而已,咱们还有一把没造出来呢。”

才?

什么叫才成功一把.....?

能造一把制式步枪出来,就已经很厉害了好吗!

举国之力都造不出来的制式步枪,怎么在你嘴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