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值十抽一,永不加赋
第(2/3)页
的深处,是很容易扼杀一个民族的创造力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关键读的不是数理化,全都是文学和哲学的儒家经典。
甚至,在儒家人眼中,只有他们的书,才算是书,其他的都是歪门邪道。
以至于在国内封建王朝,工匠地位异常低。
整个民族最优秀的人才,全都去研究哲学,全都去读儒家的那些四书五经,毕生志愿就是把这些文言文学好了。
赵诚觉得,这跟邻居三哥全民都去信奉宗教,都读宗教典籍,学宗教故事,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同时,这些儒生们的思想,跟宗教信徒的思想也都是一样固执的。
他们读了一辈子的儒家书,想要改造他们的思想,难度极大。
赵诚揉了揉额头。
“一步步来。看来,只能是一步步来了。”
赵诚选了一批看着顺眼的读书人,让他们负责为赫图阿拉城里的人口登记造册。
他选中的这些读书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年轻,都是十几岁。
不管学问大小,只要认字就行。
因为越是年轻的人,思想越容易改造。
如果是那些岁数大的,非常顽固,想要改造他们的思想,绝对难比登天。
赵诚可不想跟一些偏执的老书生较真儿。
他的这个选择标准,自然是让那些老文人们非常不爽。
这些老文人,普遍身份和地位都比较高。
有的是官府中的吏员,有的是皇子皇孙们的老师,备受尊重。
赵诚却是看也不看他们一眼。
那些年轻的读书人,则是惊喜万分。
因为他们读书,都还没什么成绩呢!
所谓十年寒窗苦读,想要考取功名,更是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行。
参考《范进中举》的故事就知道,很多人都是考到老,能有所成就就算是很幸运的了,祖坟冒青烟。
现在,这位赵大人一来,就要让他们出面,给人口登记造册。
这差不多是官府吏员做的事情。
岂不是说,以后他们跟着赵大人,直接就能吃上吏员的饭了?
当然,也有人不屑,摆出文人的清高,拒绝了“赵大人”的邀请。
在封建王朝,吏员的作用很大,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可以作威作福。
但在真正的读书人眼里,是很看不起吏员的。
因为一旦做了吏员,就没有考取功名的资格了。
有些人真的是有更高的追求,以后还想考取功名,所以不想去做吏员。
也有人,则是自恃清高,想想古之圣贤,求贤若渴,刘备还得三顾茅庐才能请到诸葛亮呢!
他们觉得,必须得矜持一下,得推脱几次,然赵大人亲自登门来求他们“出山”,他们才能考虑出山。
这样才能抬高身份地位。
只可惜,他们推脱之后……赵诚就真的不用他们了。
“这本身就是一次筛选,那些思想顽固守旧的人,咱们新政府不需要。”
赵诚这样对手下说。
是的,他正在考虑成立新政府。
赫图阿拉拿下来了,接下来,就是盛京。
从归化城,到辽东……
这一路,强地军已经横扫了一遍。
这都是强地军打下来的天下。
既然不是从大明手里夺取的土地,自然没有交给大明的道理。
当然,新政府的成立,肯定是非常麻烦的,涉及到的事情太多,赵诚要一步步规划好了。
有文人帮忙,各项统计工作的效率顿时提升了许多。
赫图阿拉现在三万多人口中,青壮男子有七千多人。
这个比例不低,主要是这个时代太残酷,对老年人尤其残酷,老年人口比例低,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赵诚从这七千多青壮男子中选了三千人,组建成民兵。
民兵跟预备役相比,装备更简陋一些。
赵诚没给他们发火铳,而是分发了冷兵器,组建了一千长矛兵,一千刀盾手,一千骑兵。
赫图阿拉不缺马,这些汉人地位虽然高,但会骑马,能马战的倒也不少。
这一千骑兵,装备的都是马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