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

第(1/3)页

  朝鲜道治所平壤城,正在修建的平壤宫仅仅是基台规模,就已经超出了扶余种及靺鞨各部的想象。这种“伟力”居然会被人掌握,哪怕是最原始最野性十足的部族酋长,到了平壤宫,第一个念头,就是收拾掉自己的桀骜不驯。

  “伟力”需要“伟人”,贞观大帝在“临幸”平壤,东北各部与有荣焉。如果换个稚子帝王,想来也没可能让那些被契丹人都要吐槽的“野人”惶恐不安。

  “陛下。”

  尽管早就开春,而且中原大地已经山花烂漫,但是平壤依然冰雪连绵,道路如果没有标示,全然是看不清的。

  帝国皇帝能够在这里猫两三个冬天,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只是,两三个冬天就能把“相权”干掉,皇帝的手腕,远比寒冬还要残酷。

  “宾王欲言又止,想来还在犹豫。”

  “陛下。”

  马周微微欠身,眉目肃然看着李世民,“中旨建衙,若只是辽东、朝鲜诸地,倒是无妨。只是,想要统制诸海诸番……陛下,恕臣之言,这……绝无可能成功。”

  听到马周的话,李世民眉头微皱,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

  半晌,他手指轻轻地点了一下窗户上的冰棱,嘎啦一声,冰棱应声而裂,然后跌落在了窗外的青石板上,稀里哗啦碎了一地。

  “宾王所忧,朕并非不知。”

  李世民负手而立,“不拘‘东风’、‘民兵’、‘白杨’……便是南朝遗族之船团,也非北地舟船能够比拟。不过,天命在朕,谁敢造次?”

  “无非是阳奉阴违……”

  很是坦荡地回了李世民这么一句,倒是把贞观大帝给噎住了。

  官场中的“墙头草”“两面派”“双面人”“骑墙派”才是高频出现的人形渣滓,而即便官场中来几次严打,仿佛是清理了一遍,仿佛是终于山头明确,可最终,又是两面押注,旱涝保丰收……

  人性如此,纵使有“惊天伟力”,也无可奈何。

  马周一句“无非是阳奉阴违”,也不过是告诉李皇帝,固然天下大定,人们已经认可了天下姓李,正统放在那里,也却是难以撼动。但对人形渣滓们而言,他们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