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_唐朝工科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以“义”之名

第(2/3)页

要表面上不出错即可,背地里何必真个摆出忠君爱国的假惺惺姿态?

  你李皇帝要是真能够做到“包举宇内囊括四海”,那你是大能,天下谁不拜服?可李皇帝能做到吗?

  总不能光靠你一句话,老子十几万同行,几百万市场,就双手奉上吧。

  狗急了还跳墙呢,更何况是一群海狗?

  跳海里你他妈有种追啊,追上了就让你嘿嘿嘿……

  “王万岁和单道真,都取的甚么古怪名字!”

  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世民突然黑着脸喝骂了一声,“不知所谓!甚么民兵、白杨、东风!”

  见老板突然脾性一转,马宾王顿时知晓,老板这是趁机下坡,于是上前道:“克明公旧年老病复发,已卧床数月,陛下同克明公情谊深厚,不若先班师回朝,也好探望克明公一番。”

  “杜克明硬挺了这么多年,也确实给朕分忧不少。”

  当年打发杜如晦去河南搞事,“杜总统”明知道是黑锅,他也毫不犹豫地背了。就算杜氏趁机也捞了点外快,但要是没有“杜总统”收拾干净河南,李董想要迁都的这么顺畅,想要把清河崔氏干的这么爽,难度系数还要翻两番。

  “任劳任怨”是杜如晦的一个重要标签,杜氏和其余几大天王不同,他是货真价实豪门贵种!

  “以探望杜如晦为由班师回朝,天下人皆会称赞陛下重情重义。如此一场‘君臣之义’,也是千古佳话。”

  “不错!”

  听得马周谋划,李世民连连点头,“不错!”

  连道两个不错,心中已有计划。这是一举多得的手段,收拢民心只是基本,作为“千古一帝”,身上的荣耀光环刷多少种多少层都是不算少的。但是借着看望杜如晦这个名义,就可以用非正式的会晤,跟各方利益集团谈判。

  中国之外的收益日积月累,尽管增加的大量金银只会拉高物价,但同样的,海外各种经济作物庄园,加上简单粗暴的奴隶贸易,市场还是在持续地消耗着,哪怕它的效率十分低下。

  即便只是说李皇帝自己要累积金银财帛,将来死了之后埋帝陵之中,因为社会价值的惯性,李皇帝的意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wshuw.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